這是一個如此不平凡的春天,它開啟的是,一個百年大黨闊步前行的新征程,一個偉大民族走向復興的新征程,一個泱泱大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征程。
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開展“初心之火”“信仰如炬”“悟道鑄魂”“星火相傳”四大行動,“百年知識共研學”“百年黨史齊宣講”“百年贊歌唱給黨”“百年風華共尋覓”“百年故事溯初心”“百名黨員齊分享”“百名青年志愿行”“百名青年實踐行”八大活動,讓廣大師生在追求真理汲力量、堅定信念擔使命、賡續精神葆本色、篤行致遠守初心中獻禮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
今天,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本19黨支部的同學們接受地球物理學院同學們的邀約,傳唱經典,頌歌獻給黨。
宣講人:機械本19黨支部黨支書 張孟旗
歌曲背景
《紅梅贊》取材于小說《紅巖》,作者截取了小說中重慶歌樂山“白公館”“渣滓洞”發生的驚心動魄的故事為創作背景,從共產黨人的藝術形象入手,描寫了以江姐(江竹筠)為代表的一批戰斗在秘密戰線和敵人獄中的共產黨員英雄的一生, 是國共兩黨那場決定中國命運的生死搏斗的一部分。
在這個光明戰勝黑暗的獨特戰場上, 面對叛徒的無恥出賣和敵人的威逼利誘, 江姐就像是一位通身透明的光明使者, 不畏敵人的嚴刑拷打, 不怕手指被釘竹簽的殘酷折磨, 仍然堅貞不屈, 并領導獄中的難友同敵人展開堅決的斗爭。
1949年11月14日,當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時候,江姐和渣滓洞里的難友們雖不知國旗的圖案,卻以憧憬的心情商議著繡制這面象征解放的旗幟。但這時,年僅29歲的江竹筠被特務秘密槍殺,然后用鏹水毀尸滅跡。江姐用鏗鏘誓言和沸騰熱血譜寫了中國共產黨人生命的輝煌,在億萬中國人的心中,江姐是革命意志堅強的代表。
創作背景
曲名《紅梅贊》,閻肅詞,羊鳴、姜春陽、金砂曲。它是一首表達江姐思想感情的歌,《江姐》歌劇中的一曲主旋律《紅梅贊》傾倒全國歌迷,它的產生卻很偶然。
當時,劉亞樓司令員對江姐的創作,提出了8個字:精雕細琢,打造精品。在歌劇《江姐》中,開始沒有想寫主題歌,后來劉亞樓找到閻肅說:“我在莫斯科的時候,看歌劇《卡門》,他們都有主題歌,《江姐》也寫一個好嗎?” 閻肅寫的詞是:“行船長江上,哪怕風和浪……”劉亞樓覺得不滿意,閻肅于是從口袋里掏出一張稿紙,說:“這是上海音樂學院的同志請我寫首歌詞,原意是寫梅花的,我取名《紅梅贊》,你看行嗎?”一看,都說好,就這樣《紅梅贊》成了《江姐》的主題歌。
其中,作曲者之一的羊鳴最先寫出一句主題旋律的雛形“紅巖上紅梅開”,觸發金砂的靈感,在此基礎上加上了甩腔唱法,大幅度拉開、壓縮、加花、擴充,并融進一些江南灘簧音調,與四川的揚琴音樂相互滲透,剛柔并濟,形成了相對完整的《紅梅贊》主題曲。
與此同時,《紅梅贊》還是一首攜帶著鮮明的時代色彩與深刻的革命烙印的紅色歌曲,集中表現了以江姐為代表的革命黨人面對革命斗爭的嚴峻形勢,奮力抗爭、追求光明的革命精神。這首歌能夠超越革命宣傳的政治藩籬,穿越時空,擁有廣泛的歌眾,并在新時代新世紀的音樂環境中占據一席之地,成為永恒的藝術經典,得益于《紅梅贊》歌曲自身具有的樸實婉轉而又高亢堅定的曲調,以及規整洗練的歌詞,這正是其保持恒久生命力的核心原因所在。
現實意義
梅花是中華民族與中國的精神象征,?具有強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動力。梅花象征堅忍不拔、不屈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它迎雪吐艷,?凌寒飄香,?有鐵骨冰心的崇高品質和純潔堅貞的豪邁氣節。
此曲以梅花來表現江姐雖為文弱女性,卻有男子的壯志豪情、錚錚鐵骨?!都t梅贊》用優美動人的旋律,?將一個共產黨員的坦蕩心靈和壯麗情懷直接浸入億萬聽眾的心田,?激勵他們以英雄為榜樣,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為建設社會主義的幸福生活而忘我奮斗。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廣泛開展“永遠跟黨走”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引導青年學生唱響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時代主旋律,傳承紅色基因,發揚紅色傳統,勇擔時代使命,風華石大推出“禮贊新時代 頌歌獻給黨”紅歌傳唱活動,以青春之聲向黨的百年華誕獻禮。
禮贊新時代 頌歌獻給黨
紅歌傳唱
@化學工程與環境學院
環科本科黨支部、環工本科黨支部
請你接力!
視頻詳情見連接:https://v.qq.com/x/page/x3238ruvtlj.html
(編輯 魏志博)
99亚洲综合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