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如此不平凡的春天,它開啟的是,一個百年大黨闊步前行的新征程,一個偉大民族走向復興的新征程,一個泱泱大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征程。
今天,地球科學學院本第二黨支部的同學們接受化學工程與環境學院同學們的邀約,傳唱經典,頌歌獻給黨。
《紅軍戰士想念毛澤東》是一代紅軍的情懷的見證,選自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電視劇《井岡山》的片尾曲,屬于《輝煌中央樂團革命紅色經典(鐵流二萬里)》專輯。由任紅舉填詞,時樂蒙和彥克編曲。中央樂團合唱團于2005年8月27日發行。
歌曲故事
歌曲的背景是紅軍反“圍剿”戰爭。在反“圍剿”戰爭之前,中國工農紅軍迅速發展,革命根據地日益擴大,革命力量不斷增強。這對國民黨的反動統治產生了威脅。在蔣馮閻軍閥混戰結束之后,蔣介石就立即調集軍隊,對紅軍和革命根據地,發動了大規模的反革命“圍剿”。其中,中央根據地是敵人“圍剿”的重點。
第一次反“圍剿”蔣介石糾集10萬兵力,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大規模的“圍剿”。紅一方面軍4萬人在毛澤東的領導下,采取“誘敵深入”的作戰方針,共殲敵1.5萬多人,勝利地粉碎了敵人的第一次“圍剿”。
第二次反“圍剿”,國民黨當局又調集20萬軍隊,對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第二次“圍剿”。紅軍3萬人在毛澤東的指揮下,仍堅持“誘敵深入”的方針,集中兵力,各個殲滅。在5月中下旬,連續取得五場戰斗的勝利,粉碎了敵人的第二次“圍剿”。
第三次反“圍剿”,蔣介石親自任總司令,率兵30萬人,依仗重兵,分三路進攻中央革命根據地。紅軍依然使用“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避敵主力,打其虛弱”,殲敵3萬人,勝利地粉碎了敵人的第三次“圍剿”。此時,鄂豫皖、湘鄂西等革命根據地也取得了反“圍剿”斗爭的勝利,使紅軍和根據地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第四次反“圍剿”,國民黨調集30個師的兵力,分三路向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第四次“圍剿”。紅軍在周恩來和朱德的指揮下,根據毛澤東積極防御的戰略思想,消滅敵人3個師,取得了第四次反“圍剿”的勝利。
第五次反“圍剿”,1933年10月,蔣介石調集100萬軍隊、200多架飛機,采用“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的方針,向各革命根據地發動了第五次“圍剿”。對中央根據地,蔣介石動用50萬兵力,分路“圍剿”中央紅軍。在王明“左”傾冒險主義思想的影響下,李德等人先推行“軍事冒險主義”策略,后在敵人的猖狂進攻面前采取“拼命主義”,最后發展成“逃跑主義”,導致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據地,突圍轉移,開始長征。紅軍戰士因此對革命道路感到迷茫,非常想念毛澤東。
歌曲意義
這首歌贊頌了毛主席體現了毛主席在領導層面的才能,以及毛主席在抗日戰爭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從中可以看出毛澤東可以清楚的認識到當下的形勢,能夠用合理的方法去解決軍事問題有,大局意識,有很高的軍事素養。借用戰士心中對毛主席的思念,側面體現毛主席在紅軍戰士中間的威信,以及其光輝形象。歌曲在開頭便直接提出了“迷路時想你有方向”、“黑夜里想你照路程”,點出當時紅軍戰士心中的迷茫以及毛澤東在紅軍戰士心中十分值得信任的形象。歌曲對紅軍過往的熱血、光輝站戰爭場面進行描寫,寫出了在毛主席帶領下,紅軍戰士打勝仗、打江山,意氣風發的歷史。
這首歌充分的表達了毛澤東是紅軍戰士的主心骨和指明燈,紅軍戰士每當遇到困境的時候都會想毛澤東,毛主席給了紅軍戰士很大的信心,給了紅軍戰士強大的信念,這首歌還表達了毛主席和紅軍之間的深厚感情和真摯情懷。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廣泛開展“永遠跟黨走”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引導青年學生唱響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時代主旋律,傳承紅色基因,發揚紅色傳統,勇擔時代使命,風華石大推出“禮贊新時代 頌歌獻給黨”紅歌傳唱活動,以青春之聲向黨的百年華誕獻禮。
禮贊新時代 頌歌獻給黨”
紅歌傳唱
@地球科學學院
本第三黨支部
請你接力!
(編輯 魏志博)
99亚洲综合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