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如此不平凡的春天,它開啟的是,一個百年大黨闊步前行的新征程,一個偉大民族走向復興的新征程,一個泱泱大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征程。
今天,地球科學學院本科第一黨支部的同學們接受地球科學學院同學們的邀約,傳唱經典,頌歌獻給黨。
1888年6月16日,人類歌曲史上最有威力的、影響最深遠的歌曲――《國際歌》的曲子,在一個工人作曲家的筆下誕生了。從此,這首歌響遍了全世界。
1871年,法國同普魯士發生戰爭,史稱“普法戰爭”。法國戰敗,普魯士軍隊兵臨城下。法國政府對外屈膝投降,對內準備鎮壓人民。1871年3月,政府軍隊同巴黎市民武裝——國民自衛軍發生沖突,導致巴黎工人起義爆發。起義工人很快占領全城,趕走了資產階級政府。不久,人民選舉產生了自己的政權——巴黎公社。然而,資產階級政府不甘心失敗,對巴黎公社發起了進攻。1871年5月21日至28日,公社戰士同攻入城內的敵人展開了激烈的巷戰,三萬多名公社戰士犧牲,史稱“五月流血周”。28日,巴黎失陷,巴黎公社以失敗告終。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公社戰士在強大敵人面前表現出的大無畏精神永遠激勵著后人。
國際歌
公社失敗后不久,公社的領導人之一歐仁·鮑狄埃創作了詩歌《英特納雄耐爾》(又譯《國際工人聯盟》)。這是一首氣勢磅礴的號召全世界被壓迫、被剝削的奴隸起來為真理而斗爭的壯麗篇章。但是,這首詩整整經過16個年頭,才出現在由朋友集資出版的鮑狄埃的《革命詩歌集》中。又過了一個年頭,有人將這個詩集給了工人作曲家狄蓋特,勸他在那里面找些歌詞來作曲。狄蓋特拿著這本詩集,回到家里一翻開,立即被吸引住了,特別是那首《英特納雄耐爾》,他更加喜歡。他覺得那首歌詞很適合于寫成合唱歌曲。歌詞激勵著他,他以滿腔的激情,一夜不眠,譜成了那首氣壯山河的曲子。接著以狄·蓋特假名出版。
1923年,瞿秋白從蘇聯回到中國,將《國際歌》重譯。從中共三大起,每次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及地方各級代表大會閉幕時和黨的重大活動結束時,都會演奏《國際歌》。
《國際歌》表現出了巴黎公社的共產主義者先輩們的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堅定的革命信念,充分表現出了革命無產階級的豪邁氣概與浪漫主義,它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共同的聲音,無論走到哪里,只要唱出《國際歌》,一定會有人與你產生共鳴。唱《國際歌》,不僅僅是為了緬懷無產階級革命前輩的各種犧牲,更是為了警醒自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要為了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終生。
烈士業績照千秋,星星火炬指前行,千言萬語表決心,革命遺志我繼承。一百年前,一個偉大的政黨莊嚴宣告成立;一百年前,一面火紅的旗幟迎風冉冉升起。從此,中國革命綻放出絢麗的曙光,神州大地發生了舉世矚目的變化;從此,華夏兒女創造了震驚世界的奇跡。為了祖國的解放,為了人民的幸福,革命先烈們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甘愿赴湯蹈火,舍生取義,用他們寶貴的青春和熱血,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創造了我們今天美好的生活和環境。
在現在這個網絡發達的時代,每個人都可以在網絡上發出自己的聲音。在每次看到國際歌的各種翻唱是,評論區里,彈幕上,都是令人沸騰的評論,無論是老年人還是沒有聽過的年輕人,都因此受到了鼓舞,有了新的感觸。很喜歡對國際歌這樣的評價,同樣也是我的心聲:“國際歌就是這種,你不用刻意記住歌詞,刻意記清旋律,只要前奏響起你就會忍不住跟著一起唱的歌曲?!彼鼰o時無刻不回蕩在中華大地的上空,鼓舞著中國人民,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奮勇前行。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廣泛開展“永遠跟黨走”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引導青年學生唱響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時代主旋律,傳承紅色基因,發揚紅色傳統,勇擔時代使命,風華石大推出“禮贊新時代 頌歌獻給黨”紅歌傳唱活動,以青春之聲向黨的百年華誕獻禮。
禮贊新時代 頌歌獻給黨”
紅歌傳唱
@理學院
研20黨支部
請你接力!
詳情見鏈接:https://v.qq.com/x/page/y3244tm4rxc.html
(編輯 魏志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