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er id="hh1nh"></meter>
<th id="hh1nh"><em id="hh1nh"><delect id="hh1nh"></delect></em></th>

        <form id="hh1nh"></form>

          <listing id="hh1nh"><nobr id="hh1nh"></nobr></listing>
          <nobr id="hh1nh"></nobr>

            <th id="hh1nh"><form id="hh1nh"><font id="hh1nh"></font></form></th>
            <rp id="hh1nh"><progress id="hh1nh"></progress></rp>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傳薪奮進

            傳薪奮進

            頌歌獻給黨? | 松花江上

            這是一個如此不平凡的春天,它開啟的是,一個百年大黨闊步前行的新征程,一個偉大民族走向復興的新征程,一個泱泱大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征程。

            地球科學學院為紀念祖國曾飽受日寇侵略的歷史,致敬流離失所的民眾在黨的領導下堅決反抗、不屈不撓的抗戰決心,在這建黨百年之際,組織學生黨員用青春的歌聲唱響先輩們飽含血淚的思鄉之情與國難之痛。我們有幸生活在祖國和平繁榮的時代,但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廣大青年要學習四史,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牢記黨的性質和宗旨,堅定理想信念,不讓歷史重演是我們必須要做到的歷史使命。

            今天,地球科學學院構造地質系研20級黨支部受馬克思主義學院同學們的邀請,帶領盆地與油藏研究中心研20級黨支部、地球化學研20級黨支部及開發研20級黨支部的同志們同唱一支紅歌,獻給親愛的祖國親愛的黨。

            4c1db98abd56486496b028093530f4a6.jpg

            歷史回溯,往事重現

            《松花江上》是由張寒暉創作的一首抗日紅歌。張寒暉原名張藍璞,字含暉,河北定縣(今定州市)人。1925年入北平國立藝專戲劇系,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6年夏,張寒暉應邀二次赴陜。登上西去的火車,車廂里擠滿了逃亡的東北同胞,一路上都在控訴著日本鬼子燒殺奸淫的罪行。在西安的東北大學和東北新村從事抗日救亡宣傳活動時,他結交了許多流亡的東北朋友,傾聽他們的哭訴。悲慘的畫面時常涌進他的腦海,這首歌便在他的心中慢慢發芽。1936年“一二·九”運動一周年前夕,在課堂上他號召同學們參加抗日救亡運動,隨即便唱出了這首《松花江上》。淚花伴著歌聲,全班同學沉浸在無比悲哀與激奮之中,恨不得馬上就要參加戰斗。由于它凄婉的旋律和歌詞打動了無數人,很快在軍隊和學生中廣為傳唱。一經流傳,整個西安城已經遍布《松花江上》的歌聲,令無數東北軍民聽之落淚。東北軍從事中共地下工作的孫志遠、北平地下黨市委負責人黃敬以及我們偉大的周恩來總理均組織大家學習傳唱過這首歌。

            歌曲背景,深遠影響

            《松花江上》是張寒暉目睹東北軍和東北人民流亡慘狀而寫的一首抗日紅歌,以北方失去親人的女人在墳頭上的哭訴哀聲為曲調。歌曲以環回縈繞、反復詠唱的旋律,表達越來越激烈的悲憤情感,令人回腸欲斷,被毛澤東評價為“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兩個師的兵力”,在聲淚俱下的悲痛中,蘊藏著要求起來反抗斗爭的力量。

            0fe11ab2718648598507dbded4ee909b.jpg

            6b9d4ae0e1a44db2a8cb199eef866eae.jpg

            這首歌彰顯了民族精神,促進了抗戰勝利,以音樂鼓舞廣大士兵英勇作戰,反映了全民族共同抗戰的決心。

            在和平年代遙望過去,這首歌讓我們窺得抗日戰爭中的些許哀慟——民眾們在控訴日本帝國主義入侵東北后的滔天罪行,在呼求著收復失地,喚醒了民族之魂,點燃了中華大地的抗日烽火。歌聲飽含著悲痛,激發我們的愛國之情、凝聚民族意識,是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

            df9215aba87b4b4e884f6f01756dc809.jpg

            所思所想,民族復興

            cc2690f0e0b848bd9d241916920b9269.jpg

            宣講人:地研20-3班 黃學堯

            《松花江上》是一首蘊含著無盡力量與斗爭意志的抗日歌曲,是一句“攘外必先安內”造成的悲劇的真實寫照。因為這句話,保家衛國的軍隊離開了家鄉東北,曾經美麗富饒的土地燃起了戰火,自此數千萬同胞、上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淪落在日本軍國主義的鐵蹄之下,森林、煤礦、大豆、高粱、同胞和爹娘只能出現在戰士們的思鄉夢中。

            回到家鄉!收復失地!這首歌是松花江上飄蕩著哭泣和吶喊,是希望回到家鄉收復東北的愿景,雖然只是抗日戰爭期間的一個縮影,卻唱出了全國人民堅持抗爭的決心。

            b92b826641d9499e8a1487eb085546cf.jpg

            宣講人:地研20-3班 周小蓉

            思鄉之情與國難之痛是《松花江上》的主題,是抗日戰爭期間縈繞在中國人民心中永恒不變的旋律,在我聽到這首歌曲時,就深深的被感染到了。其中最讓我觸動的地方就是詞中唱到“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了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這幾句詞字字血淚,如泣如訴。不禁讓我浮想出當時深受日寇荼毒的東北同胞不得不背井離鄉的凄慘場景。也讓我聽到了他們對自己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的無聲哭喊與對親人和故鄉深切懷念。

            一首《松花江上》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抗日熱情,使處在水深火熱的中國人民產生了強大的精神信念,而這種信念傳承到現在也必將流傳于未來。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廣泛開展“永遠跟黨走”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引導青年學生唱響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時代主旋律,傳承紅色基因,發揚紅色傳統,勇擔時代使命,風華石大推出“禮贊新時代 頌歌獻給黨”紅歌傳唱活動,以青春之聲向黨的百年華誕獻禮。

            禮贊新時代 頌歌獻給黨”

            紅歌傳唱

            @安全與海洋工程學院

            本海工第一黨支部黨支部

            請你接力!

            視頻詳情見鏈接: https://v.qq.com/x/page/f32395fmba7.html

            (編輯 魏志博)

            99亚洲综合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