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級研究生開題題目匯總
發布時間:2013-04-09
瀏覽量:
序號 |
學號 |
作者姓名 |
文獻綜述及開題報告題目 |
完成時間 |
導師姓名 |
1 |
2011211001 |
胡鵬 |
吉林油田查48區塊青三段儲層特征 |
2013.01.08 |
鮑志東 |
2 |
2011211002 |
陳敏 |
塔里木盆地他塔北地區下古生界白云巖儲層特征 |
2013.02.28 |
鮑志東 |
3 |
2011211003 |
劉俊玲 |
吉林油田查48區塊青三段沉積微相 |
2013.01.09 |
鮑志東 |
4 |
2011211004 |
范龍 |
乾安油田青三段Ⅶ-Ⅻ砂組儲層地質建模 |
2013.01.09 |
鮑志東 |
5 |
2011211005 |
劉學超 |
鄂爾多斯盆地姬塬油田延長組7油層組儲層評價 |
2013.01.09 |
鮑志東 |
6 |
2011211006 |
楊永 |
川西坳陷上三疊統-侏羅系儲層演化的控制因素研究 |
2013.01.07 |
紀友亮 |
7 |
2011211008 |
董若婧 |
川西坳陷上三疊統-侏羅系儲層關鍵時刻物性參數恢復 |
2013.01.09 |
紀友亮 |
8 |
2011211009 |
趙春妮 |
川西坳陷上三疊統-侏羅系儲層成巖作用及其演化研究 |
2013.01.08 |
紀友亮 |
9 |
2011211010 |
黃福祥 |
川西坳陷上三疊統-侏羅系沉積相演化及古地理研究 |
2013.01.07 |
紀友亮 |
10 |
2011211011 |
李龍迪 |
川西坳陷上三疊統-侏羅系古水流方向及物源體系研究 |
2013.01.09 |
紀友亮 |
11 |
2011211012 |
孟培偉 |
德惠傲仙下白堊統儲層特征研究 |
2013.01.07 |
季漢成 |
12 |
2011211013 |
康樂 |
德惠傲仙下白堊統沉積相研究 |
2013.01.05 |
季漢成 |
13 |
2011211014 |
朱瑞晴 |
港西油田館陶組沉積微相研究 |
2013.01.06 |
金振奎 |
14 |
2011211017 |
李桂仔 |
準噶爾盆地百21井區二疊系夏子街組沉積儲層研究 |
2013.01.09 |
金振奎 |
15 |
2011211018 |
衛倩倩 |
準噶爾盆地白家海凸起三疊系尤其的形成與分布 |
2013.01.09 |
劉洛夫 |
16 |
2011211019 |
肖飛 |
塔里木盆地庫車坳陷中生界泥頁巖儲層特征及含氣性 |
2013.01.09 |
劉洛夫 |
17 |
2011211020 |
張妮妮 |
鄂爾多斯盆地長7段致密油儲層特征與含油邊界識別研究 |
2013.01.09 |
劉洛夫 |
18 |
2011211022 |
安思奇 |
東營凹陷深水沉積層序地層及其對重力流發育的影響 |
2013.01.08 |
鮮本忠 |
19 |
2011211023 |
崔宇 |
輝綠巖熱液作用對威嚴儲層影響的機理 |
2013.01.08 |
謝慶斌 |
20 |
2011211024 |
王志芳 |
開江梁平地區飛仙關組沉積相研究 |
2013.01.08 |
謝慶斌 |
21 |
2011211025 |
施文華 |
古地貌恢復技術與巖溶型儲層預測—以塔河油田六、七區為例 |
2013.01.11 |
張琴/鮮本忠 |
22 |
2011211026 |
趙岳 |
鄂爾多斯盆地三疊系延長組致密油儲層圍觀特征 |
2013.01.08 |
鐘大康 |
23 |
2011211027 |
周煜哲 |
西川盆地蜀南地區嘉二段儲層特征與評價 |
2013.01.08 |
鐘大康 |
24 |
2011211028 |
秦剛 |
岔河集油田南部岔15-141井區沉積微相與砂體精細描述 |
2013.01.08 |
鐘大康 |
25 |
2011211029 |
朱茂 |
饒陽凹陷趙皇莊東地區地震沉積學研究 |
2013.01.09 |
朱筱敏 |
26 |
2011211030 |
劉英輝 |
準噶爾盆地烏—夏地區二疊系風城組云質巖成因機理研究 |
2013.01.07 |
朱筱敏 |
27 |
2011211031 |
李盼盼 |
鄂爾多斯盆地隴東地區延長組長4+5致密儲層形成機制 |
2013.01.09 |
朱筱敏 |
28 |
2011211032 |
姜淑賢 |
濱里海盆地東緣中部石炭系層序地層及沉積模式 |
2013.01.06 |
朱筱敏 |
29 |
2011211033 |
葛家旺 |
惠州凹陷HZ25轉換帶文昌組沉積體系及儲層研究 |
2013.01.09 |
朱筱敏 |
30 |
2011211034 |
王曉東 |
遼河西部凹陷雙臺子地區沙三段致密砂巖儲層特征分析 |
2013.01.05 |
朱毅秀 |
31 |
S100010006 |
盧倩 |
乾安油田青三段Ⅶ-Ⅻ砂組微相與單砂體刻畫 |
2013.01.08 |
鮑志東 |
|
1 |
2011211035 |
陳斐然 |
陸相頁巖有機地球化學特征及含氣性研究-以鄂爾多斯盆地中部下寺灣地區為例 |
2013.1.16 |
陳踐發 |
2 |
2011211036 |
劉高志 |
塔中、塔北地區天然氣地球化學特征及氣源精細對比 |
2013.1.16 |
陳踐發 |
3 |
2011211037 |
蔣雅麗 |
南堡凹陷烴源灶對天然氣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 |
2013.1.16 |
剛文哲 |
4 |
2011211038 |
陳斗 |
南堡凹陷烴源灶對油藏的控制作用研究 |
2013.1.16 |
剛文哲 |
5 |
2011211040 |
周璿 |
華北克拉通北緣串嶺溝組與團山子組的地球化學 |
2013.1.16 |
王春江 |
6 |
2011211041 |
徐波 |
峽東地區早寒武世古海洋環境的元素及地球化學研究 |
2013.1.16 |
王春江 |
7 |
2011211042 |
王強 |
柴達木盆地西部烴源灶和油氣成藏 |
2013.1.16 |
王飛宇 |
8 |
2011211043 |
魏威 |
湖相源巖殘留烴模型和頁巖油資源評價 |
2013.1.16 |
王飛宇 |
9 |
2011211044 |
袁媛 |
塔里木盆地順托果勒地區油氣成藏地球化學研究 |
2013.1.16 |
王鐵冠 |
10 |
2011211045 |
王寧 |
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區油源與成藏地球化學研究 |
2013.1.16 |
王鐵冠 |
11 |
2011211046 |
白雪 |
鄂爾多斯盆地長7油組致密砂巖油藏形成機理及分布規律 |
2013.1.16 |
張枝煥 |
12 |
2011211047 |
羅夢姣 |
伊洛瓦底盆地中部始新統有效烴源巖地化特征及形成環境 |
2013.1.16 |
張枝煥 |
13 |
2011211048 |
黃小艷 |
North Carnarvon盆地海相烴源巖成因與供烴條件分析 |
2013.1.16 |
鐘寧寧 |
14 |
2011211050 |
朱順玲 |
尼日爾三角洲盆地海相烴源巖成因與供烴條件分析 |
2013.1.16 |
鐘寧寧 |
15 |
2011211051 |
閆佩 |
南堡凹陷古近紀沉積環境研究 |
2013.1.16 |
李儒峰 |
16 |
2011211052 |
張俊輝 |
川中致密油儲層裂縫的形成機理與主控因素研究 |
2013.1.12 |
曾聯波 |
17 |
2011211053 |
劉喜中 |
渤南油田五區低滲透油藏地應力分布規律及影響因素 |
2013.1.12 |
曾聯波 |
18 |
2011211054 |
侯艷超 |
西非被動大陸邊緣南北段鹽構造對比研究 |
2013.1.18 |
陳書平 |
19 |
2011211055 |
劉平 |
蘇北盆地阜寧組裂縫類型及成因機制 |
2013.1.18 |
陳書平 |
20 |
2011211056 |
張銳 |
柴達木盆地西緣阿爾金山前帶新生代構造分析 |
2013.1.18 |
漆家福 |
21 |
2011211057 |
付英娟 |
遼河西部凹陷走滑構造樣式及其與油氣圈閉的關系 |
2013.1.18 |
漆家福 |
22 |
2011211058 |
張明正 |
川西北地區山前沖斷褶皺帶構造樣式及其影響因素 |
2013.1.18 |
漆家福 |
23 |
2011211060 |
趙彬彬 |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區斷裂構造特征及演化 |
2013.1.18 |
湯良杰 |
24 |
2011211061 |
楊泰 |
濱里海盆地南緣鹽構造特征及其控藏機理 |
2013.1.18 |
湯良杰 |
25 |
2011211062 |
潘玉芳 |
巴楚-麥蓋提地區主要斷裂活動與油氣成藏關系 |
2013.1.18 |
湯良杰 |
26 |
2011211063 |
張東濤 |
東海西湖凹陷局部構造應力場分布特征與規律 |
2013.1.18 |
童亨茂 |
27 |
2011211065 |
丁超 |
杭錦旗地區上古生界底面不整合縱向結構及其控藏作用 |
2013.1.20 |
楊明慧 |
28 |
2011211066 |
龔婷 |
杭錦旗地區上古生界砂層輸導體系及構造控藏研究 |
2013.1.20 |
楊明慧 |
29 |
2011211068 |
馬奎 |
黃驊坳陷唐家河地區構造特征研究 |
2013.1.16 |
于福生 |
30 |
2011211069 |
田麗娜 |
準噶爾盆地東部彩135井區構造特征研究 |
2013.1.16 |
于福生 |
31 |
2011211070 |
劉剛 |
青藏高原生長過程的物理模擬研究 |
2013.1.16 |
周建勛 |
32 |
2011211071 |
曹凱 |
渝東南地區斷裂系統特征與成因機制研究 |
2013.1.16 |
周建勛 |
33 |
2011211072 |
劉靜 |
土壤石油污染的超聲芬頓處理 |
2013.1.16 |
萬云洋 |
34 |
2011211073 |
穆紅梅 |
基于污染分級的土壤石油污染生物復墾研究 |
2013.1.16 |
萬云洋 |
35 |
2011211074 |
柴博 |
北京市昌平區在校大學生細顆粒物暴露研究 |
2013.1.16 |
王鐵冠 |
36 |
2011211075 |
李靖 |
水利水電工程生態損益評估研究——以小浪底工程為例 |
2013.1.16 |
尹秀英 |
37 |
2011211077 |
宋秦平 |
汶川地震災區土壤中殺蟲劑殘留特征及兒童暴露評價 |
2013.1.16 |
張強斌 |
38 |
2011211078 |
鄭紅蝶 |
飲用水氯和氯胺消毒副產物的前驅物解析 |
2013.1.16 |
張強斌 |
39 |
2011211079 |
萬甜甜 |
土壤中多環芳烴縱向遷移及生物降解過程的分異作用研究 |
2013.1.17 |
張枝煥 |
40 |
2011211080 |
房治 |
TiO2納米管陣列在分離富集典型污染物中的應用研究 |
2013.1.17 |
周慶祥 |
41 |
S100010063 |
姜麗娜 |
川西什邡地區侏羅系蓬萊鎮組天然氣成藏條件 |
2013.1.17 |
張枝煥 |
42 |
S100010067 |
張毅 |
泥頁巖含氣性及其影響因素 |
2013.1.16 |
鐘寧寧 |
|
|
|
|
|
|
1 |
2011211081 |
何斌 |
加蓬海岸盆地含油氣系統分析及資源評價 |
2013.1.17 |
白國平 |
2 |
2011211082 |
王一帆 |
中阿拉伯盆地成藏組合特征和資源潛力分析 |
2013.1.17 |
白國平 |
3 |
2011211083 |
徐艷 |
全球古生界海相碳酸鹽巖油氣分布與成藏條件類比分析 |
2013.1.17 |
白國平 |
4 |
2011211084 |
祝亞茹 |
波斯灣盆地大油氣田儲量增長潛力研究 |
2013.1.17 |
白國平 |
5 |
2011211085 |
曹斌風 |
渤海灣盆地霸縣凹陷深層碎屑巖成巖及油氣成藏效應研究 |
2013.1.17 |
白國平 |
6 |
2011211087 |
肖榮 |
東營凹陷中央隆起帶流體-巖石作用與儲層孔隙演化 |
2013.1.17 |
曾濺輝 |
7 |
2011211088 |
孟偉 |
東營凹陷中央隆起帶古孔隙流體特征研究 |
2013.1.17 |
曾濺輝 |
8 |
2011211089 |
馮梟 |
低滲透(致密)儲層石油運移和油水賦存特征 |
2013.1.17 |
曾濺輝 |
9 |
2011211090 |
李小芳 |
沾化凹陷館陶組地層水化學成因及其對油氣成藏的影響 |
2013.1.17 |
曾濺輝 |
10 |
2011211091 |
曲正陽 |
東營凹陷中央隆起帶西段流體活動與油氣成藏 |
2013.1.17 |
曾濺輝 |
11 |
2011211092 |
謝明賢 |
川西凹陷須五段陸相頁巖氣富集條件及資源評價 |
2013.2.26 |
陳東霞 |
12 |
2011211093 |
楊明亮 |
南堡凹陷高柳地區油氣藏地質解剖及成藏機理研究 |
2013.2.26 |
高崗 |
13 |
2011211094 |
周約如 |
銀-額盆地石炭-二疊系頁巖氣形成與富集條件 |
2013.2.26 |
高崗 |
14 |
2011211095 |
王成云 |
準噶爾盆地吉木薩爾凹陷二疊系蘆草溝組致密油成藏機理 |
2013.2.26 |
高崗 |
15 |
2011211096 |
馬俊 |
準噶爾盆地車排子凸起春光區塊輸導體系研究 |
2013.2.26 |
高先志 |
16 |
2011211097 |
郝海江 |
姬黃32-小澗子區塊長4+5油層組儲層特征及儲量評價 |
2013.2.26 |
高先志 |
17 |
2011211098 |
楊鵬程 |
準噶爾盆地車排子凸起春光區塊油氣來源與成藏過程研究 |
2013.2.26 |
高先志 |
18 |
2011211099 |
張志遙 |
巴音都蘭凹陷下白堊統云質巖油藏形成的主控因素 |
2013.2.26 |
高先志 |
19 |
2011211100 |
汪文強 |
遼河雙臺子地區沙三段優質烴源巖與儲層含油性研究 |
2013.2.26 |
高先志 |
20 |
2011211101 |
劉春峰 |
西湖凹陷低滲油氣藏特征與流體識別評價方法 |
2013.2.26 |
黃志龍 |
21 |
2011211102 |
劉婷婷 |
二連盆地洪浩爾舒特凹陷油氣成藏特征與資源評價 |
2013.2.26 |
黃志龍 |
22 |
2011211103 |
張文丹 |
吐哈盆地西山窯組致密砂巖油氣藏形成條件 |
2013.2.26 |
黃志龍 |
23 |
2011211104 |
劉國恒 |
鄂爾多斯盆地延長區塊長7段頁巖氣儲層特征與評價 |
2013.2.26 |
黃志龍 |
24 |
2011211105 |
陳晨 |
臺北凹陷煤系源巖形成環境與分布預測 |
2013.2.26 |
黃志龍 |
25 |
2011211106 |
李百瑩 |
酒泉盆地青西凹陷下白堊統致密油成藏機理 |
2013.1.17 |
姜振學 |
26 |
2011211107 |
許野 |
渝東南下寒武統頁巖氣富集主控因素研究 |
2013.1.17 |
姜振學 |
27 |
2011211108 |
邢金艷 |
延長礦區延長組長7段頁巖氣富集的主控因素 |
2013.1.17 |
姜振學 |
28 |
2011211109 |
畢赫 |
渝東南下志留統龍馬溪組頁巖氣富集主控因素匹配 |
2013.1.17 |
姜振學 |
29 |
2011211110 |
杜忠明 |
依南-野云地區侏羅系致密砂巖氣成藏過程及有利區預測 |
2013.1.17 |
姜振學 |
30 |
2011211111 |
張鵬 |
南堡凹陷深部烴源巖特征及其對潛山油氣的控制作用 |
2013.1.17 |
李素梅 |
31 |
2011211112 |
龐秋菊 |
塔中深、淺層油氣藏成因機制對比研究 |
2013.1.17 |
李素梅 |
32 |
2011211113 |
雷婷 |
鄂爾多斯盆地杭錦旗地區上古生界天然氣成藏特征 |
2013.2.26 |
李濰蓮 |
33 |
2011211114 |
徐韻 |
柴達木盆地灘間山群碳瀝青地球化學特征及形成機制研究 |
2013.2.26 |
劉成林 |
34 |
2011211115 |
鄭是競 |
柴達木盆地西部咸化湖盆烴源巖生氣機理研究 |
2013.2.26 |
劉成林 |
35 |
2011211116 |
張謙 |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奧陶系碳酸鹽巖油氣資源評價 |
2013.2.26 |
劉成林 |
36 |
S100010186 |
崔卓 |
歧口凹陷濱深8斷塊低滲透(砂巖)儲層成藏特征研究 |
2013.1.17 |
曾濺輝 |
|
|
|
|
|
|
1 |
2011211128 |
張鵬偉 |
川東地區碳酸鹽巖層系資源評價 |
2013.1.24 |
柳廣弟 |
2 |
2011211125 |
王忠楠 |
太陽盆地中生界勘探目標評價 |
2013.1.24 |
柳廣弟 |
3 |
2011211126 |
宋曉嬌 |
吉木薩爾凹陷二疊系蘆草溝組致密油資源評價 |
2013.1.24 |
柳廣弟 |
4 |
2011211145 |
張蘭 |
西湖凹陷始新統平湖組沉積相研究及有利儲集相帶預測 |
2013.1.24 |
王英民 |
5 |
2011211141 |
李昆 |
西湖凹陷始新統寶石組沉積相研究及有利儲集相帶預測 |
2013.1.24 |
王英民 |
6 |
2011211142 |
郭穎 |
西湖凹陷漸新統花港組沉積相研究及有利儲集相帶預測 |
2013.1.24 |
王英民 |
7 |
2011211144 |
刁宛 |
珠一凹陷韓江早期三角洲——陸架砂體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 |
2013.1.24 |
王英民 |
8 |
2011211143 |
趙鵬 |
下剛果盆地深水區鹽上層系油氣成藏關鍵要素研究 |
2013.1.24 |
王英民 |
9 |
2011211124 |
姚星 |
鄂爾多斯盆地南部延長組致密砂巖油藏形成過程研究 |
2013.1.24 |
劉震 |
10 |
2011211122 |
張旺 |
蘇丹Melut盆地谷近系砂巖體油氣藏形成與分布預測 |
2013.1.24 |
劉震 |
11 |
2011211121 |
王兵 |
瓊東南深水區斷裂系統與油氣分布關系研究 |
2013.1.24 |
劉震 |
12 |
2011211123 |
王標 |
塔里木盆地麥蓋提斜坡古生界隱蔽油氣藏形成條件研究 |
2013.1.24 |
劉震 |
13 |
s100010192 |
陳棡 |
川東北元壩地區須家河組致密砂巖裂縫發育與分布 |
2013.1.24 |
鄒華耀 |
14 |
2011211152 |
庹雷 |
崖南凹陷海陸過渡相烴源巖發育機理與油氣成藏 |
2013.1.24 |
鄒華耀 |
15 |
2011211151 |
計玉冰 |
惠州凹陷大中型油氣田成藏機理研究 |
2013.1.24 |
鄒華耀 |
16 |
2011211146 |
張慧芳 |
黃驊坳陷孔南地區孔二段富有機質泥頁巖分布特征 |
2013.1.24 |
吳欣松 |
17 |
2011211135 |
王雷 |
川西坳陷陸相領域氣水分布特征與主控因素及成因機理 |
2013.1.18 |
龐雄奇 |
18 |
2011211137 |
白通 |
川西坳陷中段致密砂巖裂縫分布特征與控藏作用 |
2013.1.18 |
龐雄奇 |
19 |
2011211133 |
龐詢 |
惠州凹陷成藏主控因素分析及有利區預測 |
2013.1.18 |
龐雄奇 |
20 |
2011211136 |
郭豐濤 |
塔北地區奧陶系碳酸鹽巖油氣富集模式 |
2013.1.18 |
龐雄奇 |
21 |
2011211138 |
黃曼寧 |
功能要素組合控藏模式在南堡凹陷東營組的應用 |
2013.1.18 |
龐雄奇 |
22 |
2011211134 |
胡濤 |
準南侏羅系致密砂巖油氣成藏條件及有利分布區預測 |
2013.1.18 |
龐雄奇 |
23 |
2011211139 |
闕永泉 |
有機質熱演化的時間-溫度效應機制研究 |
2013.1.18 |
邱楠生 |
24 |
2011211149 |
湯國民 |
柴達木盆地西北地區典型氣藏解剖及斷裂控藏模擬 |
2013.1.18 |
龐雄奇/向才富 |
25 |
2011211148 |
楊楠 |
TSR反應機理的實驗模擬研究及其地質意義 |
2013.1.18 |
向才富 |
26 |
2011211147 |
鄭金海 |
準噶爾盆地阜東地區侏羅系輸導體系與油氣成藏研究 |
2013.1.18 |
向才富 |
27 |
2011211140 |
王曉蕾 |
南美被動陸緣盆地油氣聚集規律 |
2013.1.18 |
王嗣敏 |
28 |
2011211118 |
陶耀鵬 |
塔中地區奧陶系斜坡-樞紐控油氣作用研究 |
2013.1.18 |
劉小平 |
29 |
2011211130 |
閆博 |
庫車坳陷東部頁巖氣資源評價 |
2013.1.18 |
呂修祥 |
30 |
2011211132 |
周杰 |
塔中中西部走滑斷裂特征及對鷹山組油氣差異富集的影響 |
2013.1.18 |
呂修祥 |
31 |
2011211131 |
朱峰 |
塔中地區奧陶系油氣藏成藏期研究 |
2013.1.18 |
呂修祥 |
|
|
|
|
|
|
1 |
2011211153 |
高昂 |
鄂爾多斯盆地華慶地區超低滲透儲層裂縫分布規律研究 |
2013.2.27 |
曾聯波 |
2 |
2011211154 |
王菲 |
大慶徐家圍子斷陷深層裂縫分布規律研究 |
2013.2.15 |
曾聯波 |
3 |
2011211155 |
唐穎 |
蘇里格氣田東3區致密儲層地質特征研究 |
2013.2.18 |
侯加根 |
4 |
2011211156 |
石亞男 |
渤南油田五區沙三段濁積砂體內部構型研究 |
2013.2.28 |
侯加根 |
5 |
2011211157 |
郭曉 |
純化油田沙四上亞段薄互層灘壩儲層構型研究 |
2013.2.28 |
侯加根 |
6 |
2011211158 |
馬克 |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區奧陶系縫洞儲集體表征研究 |
2013.1.15 |
侯加根 |
7 |
2011211159 |
馬聰 |
準噶爾盆地沙南地區二疊系梧桐溝組沉積相和成藏研究 |
2013.2.27 |
康永尚 |
8 |
2011211160 |
于洋 |
吐哈油田溫吉桑斜坡三工河組地震儲層預測 |
2013.1.18 |
王志章 |
9 |
2011211161 |
李爽爽 |
大牛地氣田D66井區下石盒子組致密砂巖儲層預測 |
2013.1.18 |
王志章 |
10 |
2011211162 |
董少群 |
吉林紅崗油田紅90區扶余油層儲層質量評價 |
2013.3.1 |
王志章 |
11 |
2011211163 |
張堯 |
大牛地氣田D66井區下石盒子組剩余氣分布規律研究 |
2013.1.20 |
王志章 |
12 |
2011211164 |
張旭 |
吉林紅崗油田紅90塊扶余油層地震儲層預測 |
2013.1.19 |
王志章 |
13 |
2011211165 |
馮文杰 |
克拉瑪依油田一中區沖積扇儲層構型解剖與建模研究 |
2013.1.10 |
吳勝和 |
14 |
2011211166 |
熊禮佳 |
老君廟-石油溝構造帶古近系L層砂體分布規律研究 |
2013.1.10 |
吳勝和 |
15 |
2011211167 |
李俊飛 |
克拉瑪依油田一中區克上組辮狀河儲層構型表征 |
2013.1.18 |
吳勝和 |
16 |
2011211169 |
谷雪曦 |
棗南斷塊棗V油組流動單元及剩余油分布研究 |
2013.1.18 |
吳勝和 |
17 |
2011211171 |
郭洪娟 |
CHU-SARYSU盆地M區塊氣層識別評價與分布規律研究 |
2013.1.26 |
吳欣松 |
18 |
2011211172 |
高陽 |
高尚堡深層Es32+3有機酸對礦物溶解模擬實驗與次生孔隙計算 |
2013.1.26 |
吳欣松 |
19 |
2011211173 |
王旭影 |
老君廟油田古近系M層儲層質量差異研究 |
2013.3.1 |
吳欣松、岳大力 |
20 |
2011211174 |
王濤 |
區帶油氣藏流體勢分布規律研究---以哈德油田為例 |
2013.3.2 |
徐懷民 |
21 |
2011211175 |
韓如冰 |
塔里木盆地東河砂巖隔夾層類型及分布研究-以哈得油田為例 |
2013.3.2 |
徐懷民 |
22 |
2011211176 |
易震 |
準噶爾盆地東部二疊系致密油源-儲結構特征及聚油模式研究 |
2013.3 |
徐懷民 |
23 |
2011211177 |
魏啟任 |
應用流體勢預測剩余油分布研究--以中原油田文33沙二下油藏為例 |
2013.3.1 |
徐懷民 |
24 |
2011211178 |
王欣 |
秦皇島32-6油田井震結合砂體預測 |
2013.3.2 |
徐樟有、岳大力 |
25 |
2011211179 |
譚知文 |
阿根廷San Jorge盆地EH-Z8區塊白堊紀油藏三維地質建模 |
2013.3.2 |
徐樟有 |
26 |
2011211180 |
曹潔 |
綏中36-1油田東二下段三角洲前緣單砂體精細刻畫 |
2013.01.18 |
尹志軍 |
27 |
2011211181 |
陳俊舟 |
塔中16油田石炭系含礫砂巖段砂體精細刻畫 |
2013.2.10 |
尹志軍 |
28 |
2011211182 |
黃素 |
東河1油田東河砂巖儲層優勢通道地質成因機理及分布預測 |
2013.3.2 |
徐懷民 |
29 |
2011211183 |
王麗瓊 |
Muglad盆地FN油田白堊系辮狀河儲層構型分析 |
2013.1.16 |
岳大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