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工智能方向本博一體化培養模式
(一)背景介紹
面向國家能源重大需求和人工智能發展戰略規劃,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于2018年12月成立了人工智能學院。圍繞“特色學科+人工智能”的創新發展理念,開展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在雙一流學科及相關學科建設方面搶占制高點,力爭建成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石油石化特色鮮明的人工智能基地,為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戰略貢獻石大人的智慧和力量。
人工智能學院每年將從全校選拔學術潛質優秀的本科生,以培養人工智能方向學術型博士研究生(以下簡稱“博士”)為目標,貫通“人工智能”方向本科和博士研究生培養階段,為我國石油石化領域培養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恪守學術道德的人工智能創新型人才。
(二)錄取及培養
1. 依照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本博一體化培養實施辦法(試行)》,人工智能學院會同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等聯合成立本博一體化招生工作小組,制定錄取評價標準,對報名學生做出公正、全面的考核和科研潛力評價,確定擬錄取名單。
2. 人工智能學院從全校二年級本科生中招收優秀學生,不限制進校時的本科專業,依照“特色學科+人工智能”的培養理念,對錄取學生進行“人工智能”方向本博一體化的系統培養。
3. 被錄取的學生在后續本科階段(第3-4學年),按照“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培養;在第4學年末,符合畢業條件者,授予“智能科學與技術”學士學位。
4. 在第3學年末,由人工智能學院組織學校相關學科博士生導師成立科研潛力考核小組,制定科研潛力評價標準,通過筆試與面試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做出公正、全面的考核和科研潛力評價,考核合格者直接進入博士階段培養,第4學年每人發放助研津貼3萬元;其他學生將繼續按“智能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培養。
5. 在研究生階段(第5-8學年),由人工智能學院會同其它相關學院共同對學生進行“特色學科+人工智能”的博士研究生培養;在第8學年末,達到畢業條件者授予博士學位。
6. “人工智能”本博一體化培養學生在進入研究生階段第二學年(第6學年),人工智能學院組織中期考核,博士資格考核未通過者,轉為人工智能方向碩士研究生培養。
7. 人工智能學院依托各學院建立了以各類高層次人才或主持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的博導為主的導師團隊,入選學生依據“雙向選擇”原則選擇導師,在本科階段提前進入實驗室,參加科學研究活動,并可以派往國外人工智能領域頂尖大學或研究機構訪學及實習。
8. 博士生導師負責為入選學生制定以博士為培養目標的本博一體化培養計劃,確定各個階段“特色學科+人工智能”課程的修讀方案,指導相應科學研究。
9. 本科畢業至博士研究生入學過渡期間住宿由學校統一安排。
二、招生錄?。ㄞD專業)實施細則
依照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本博一體化培養實施辦法(試行)》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本科生轉專業的實施細則》,特制定“人工智能”方向本博一體化培養招生實施細則。
(一)組織機構
1.工作小組
人工智能學院會同學校相關學院成立人工智能方向本博一體化招生工作小組,負責制定和發布人工智能方向本博一體化學生的選拔和錄取工作實施細則,進行資格審核及考核遴選學生等。
組長:肖立志
副組長:劉偉峰
成員:宋先知,吳衛江,陳冬霞,田守嶒,姜桂元,唐跟陽,魯強
秘書:馬超
2.申訴小組
負責監督轉專業的各個工作流程,并接受學生的申訴。
組長:于迎輝
成員:代麗莎,張東明
(二)接收專業及錄取人數
1.接收專業:全校各本科專業學生均可自愿申請,人工智能方向本博一體化招生不限制報名學生原本科專業。
2.錄取人數: 2019年,擬從全校2017級本科生中招收30名學生,進入人工智能方向本博一體化培養。
(三)申請條件
1.申請者必須思想政治堅定、學習態度端正、成績優秀,原則上學習成績須達到原專業的前20%,已通過大學英語四級,《高等數學》課程成績高于80分(百分制)。
2.申請者應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在以前的學習中未受到過學校學業警示勸告及其他處分。
3.學生須確保提交的所有申請材料真實、準確,不得提供虛假信息或隱瞞事實,否則按相關規定處理。
(四)考核辦法
1. 招生工作小組對報名學生的材料進行初步審查,依照選拔基本條件,按照一定的差額比例,篩選符合條件的學生名單。
2. 面試專家組對報名學生進行面試。
3. 招生工作小組依據學生的面試情況和前兩年學習成績,確定擬錄取學生名單。
(五)時間安排
5月13日—5月17日,學生進行轉專業申請。
自愿申請者下載并填寫“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轉專業審批表”,于5月17日17:00前將轉專業審批表、成績單交給人工智能學院院辦(主樓B座1510房間)。
5月18日—5月24日,對報名學生的材料進行初審。
5月25日—6月4日,對報名學生進行面試,確定錄取名單。
6月5日,將審核合格的學生名單送教務處復核。
錄取結果公布后,擬錄取學生務必完成原專業本學期的教學要求,新學籍自9月開學后生效。
(六)本辦法的解釋權
本辦法的解釋權在人工智能學院。
聯系人:馬超老師;電話:89731812;郵件:mac@cup.edu.cn;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人工智能學院
2019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