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石油天然氣和生物燃料管理署署長做客我校陽光講壇
發布時間:2010-04-01 | 來源:團委新聞中心 | 作者:邵淑驍 | 攝影:張姣 | 瀏覽量:
3月31日上午,巴西國家石油天然氣和生物燃料管理署署長阿羅多•利馬先生、副署長瑪格達•珊布麗婭德女士等一行5人來校訪問并做客陽光講壇,在國際交流中心報告廳為石大學子講述巴西油氣、生物能源開發情況、管理體系及與中國在相關領域展開合作的前景。校長張來斌出席并在講座后會見了巴西客人。講座由校黨委副書記吳小林主持。
阿羅多·利馬署長做了題為“擴展巴西、中國之間石油天然氣戰略合作”的演講。他首先回顧了中巴兩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開始與發展歷程,指出中巴兩國戰略合作伙伴的基礎既包括經濟上的互補性又有政治上的類似之處。近年來中巴兩國雙邊貿易發展迅速,巴西已成為中國在拉丁美洲重要的經濟貿易伙伴,但是現階段石油天然氣貿易只占兩國進出口貿易的極小部分。
針對目前的狀況,利馬署長講述了巴西油氣、生物能源的開發情況、管理體系并闡述了中巴兩國進行合作的潛力與可能性。在石油天然氣勘探方面他特別提到了2007年巴西“鹽下層”的發現,高成功率、高質量石油、可大量復原跡象使其成為低風險、高潛力的區域,并指出根據不同開采塊的特點,巴西采用了混合式的開采與生產系統。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甘蔗乙醇生產國,巴西開發、使用、推廣乙醇的歷程在利馬署長的演講中也得到了體現。他還提到有多元化原材料的生化柴油也于2005年開始進入巴西的能源結構里,至今巴西已是世界上第三大生化柴油生產國。最后他分析了中巴兩國在石油天然氣生化燃料方面擴展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潛力,其中包括透過特許經營權合同進行眾多沉積盆地開采、借由伙伴關系合同進行對“鹽下層”開采、對天然氣及管線的投資、乙醇的生產與出口以及人力資源與科技發展的計劃、開采生產領域的科技轉移等。
講座的最后,利馬署長回答了講座現場同學關于如何協調傳統能源與新型能源等方面的問題。
本次活動是“陽光講壇”系列的第三十六期,由校黨委主辦,國際合作與交流處、校團委、校研究生會聯合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