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師生辦實事】新能源與材料學院:立德樹人守初心,排憂解難護成長
發布時間:2021-11-18 | 來源:新能源與材料學院 | 瀏覽量:
黨史學習教育啟動以來,中國石油大學新能源與材料學院嚴格落實學校部署要求,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扎實開展“我為師生辦實事”實踐活動,通過實施“重學業、穩就業、勵創新、暖人心”四位一體的舉措,切實解決學生成長道路上的難題,不斷增強學生獲得感和幸福感。
重學業,“三問十學”為學生成績保駕護航
學習成績是學生最關心的問題之一,也是衡量學院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學院實施“三問十學”優良學風建設工程,聚焦全鏈條學風問題,扭住全方位學風育人環節,從解決學生“為什么學”“怎么學”“如何用”三個方面的問題入手,不斷加強和改進學風建設,充分發揮專業教師、輔導員、學生家長和優秀學生在學風建設方面的作用,全方位推進優良學風建設。
一是扭住“為什么學”的根本問題,開展“信念篤學”系列活動,堅定學生理想信念;實行“制度督學”系列措施,為學習樹起“高壓線”;舉辦“宿舍勵學”優良學風宿舍創建活動,改善學生宿舍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二是瞄準“怎么學”的關鍵問題,注重“教師導學”,為每個學生宿舍配備一名導師,設立教師訪談專欄,通過專業教師言傳身教,傳授學生學習方法;做好“家長助學”,堅持“一對一”聯系重點學生家長,形成家校協同育人機制;抓好“朋輩輔學”,通過選聘學業和朋輩輔導員定期開展輔導活動,做到低年級基礎課全覆蓋;突出“榜樣引學”,對每年評出的學院優秀集體和個人開辟專欄展示和分享;邀請優秀學生分享先進事跡,強化榜樣引領。三是聚焦“如何用”的方向問題,做好“競賽促學”。每學期舉辦1場競賽經驗分享會,引導學生參與學科競賽;重視“創新踐學”,鼓勵本科生全面進入實驗室參與科研項目;支持“實踐強學”,組織學院重點團隊開展社會實踐項目,支持學生自主開展實習實踐。動員學院教師積極提供實習單位,利用就業平臺多推廣實習機會,幫助學生增加實習實踐經驗。實施“三問十學”優良學風建設工程以來,學院學生學風得到明顯改善,培育出一批優良學風先進集體和個人,2019級高等數學必修課優良率達到96.45%,在全校同年級專業排名第一。
穩就業,“職引未來”解決學生就業“急難愁盼”
為切實解決學生就業難題,更好地服務畢業生就業,學院實施“職引未來,源為人材”就業育人工程。通過“職點”系列微課、“職推”信息發布、“職說”就業分析,為學生提供系統性就業指導;通過“職引”就業引導、“職享”就業分享、“職講”就業沙龍、“職解”就業助力,為學生提供前置性就業幫扶;通過“職通”政策解讀、“職播”數據分析、“職幫”就業服務,為學生建立實踐性就業服務。
就業育人工程啟動以來,學院累計發布精準就業信息300余篇,制作“職點”系列微課5節,舉辦就業分享10余期,助力學生解決就業渠道、面試技巧、就業政策等諸多畢業生“急難愁盼”的就業難題。
勵創新,“分享平臺”助力學生高水平賽事新突破
為提升學生創新創業水平,學院專門建立創新創業項目分享平臺。及時分享相關賽事信息,為學生爭取準備時間;動員全體教師為學生提供科研項目實踐機會,鼓勵全體本科生提前進入實驗室,為學生參與高水平創新創業賽事提供項目支撐;邀請專家為學生創新創業項目進行“一對一”幫扶和指導;利用項目分享平臺,定期組織培育項目交流學習,促進項目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項目分享機制建立以來,學院學生在創新創業高水平賽事上不斷取得新突破。今年10月,學生在全國第七屆“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中獲全國金獎,是學校在該賽事上取得的最好成績,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暖人心,“材通心意”給學生心情“放個假”
為進一步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緩解壓力、放松心情,學院開展“材通心意”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動。創新組織了打開“減壓閥”、煩惱“過濾器”、心靈“傳熱機”、留言“密封箱”、心靈“充能站”等活潑有趣的小活動,幫助學生排解學習和生活壓力、掌握心理健康知識、學習心理調試方法,引導同學們樹立健康陽光向上的心理觀念。
活動開展以來,充分利用線上線下資源,深入校園各個角落,以多種形式吸引同學參與其中。期間,收集學生郵件50余封、留言500余條、書信120余封,為學生排解心理壓力提供了很好的渠道和平臺。
下一步,學院將繼續深入推進“我為師生辦實事”實踐活動,將黨史學習教育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為學生成長成才鋪好路、架好橋。
(編輯 李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