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性教育活動“邊議邊改”見行動之四——石油天然氣工程學院結合實際,解決集中問題
發布時間:2005-11-21 | | 瀏覽量:
石油天然氣工程學院在黨員先進性教育進入第二階段后,針對廣泛征求意見和談心活動所得到的意見和建議,學院黨總支和班子負責人及時認真整理、匯總、討論研究,邊學邊議邊改。學院針對教師、學生反應比較集中的問題,結合實際,采取措施,及時整改。
針對學生反映比較集中的“學院教師與本科生接觸比較少”問題,學院召開了輔導員會議,對本科生導師提出了具體要求,并制定了相應的管理辦法,同時要求導師平時多抽些時間與自己所帶班級學生接觸和聯系,關心學生們的學習和生活。學院班子經過討論和研究,除學習和生活外,還將定期和系統地開展旨在增加師生交流的研討、交流及一些文體活動。針對本科生反映的“學院科技創新學術氛圍不足”問題,學院及時落實已經制定的大學生科技創新政策,同時將邀請校外各學科方向的專家為本科生、研究生開設講座(目前已進行3場)。
針對教師們提出的“應提高我院實驗室層次”問題,各黨支部和黨員做了大量的工作,以石油天然氣工程學院為主體,聯合學校相關各學科的骨干力量和優勢資源,申請了“石油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油氣儲運工程學科聯合學校相關各學科的骨干力量和優勢資源,申請了“北京市城市油氣輸配技術重點實驗室”。在這些重點實驗室申請過程中,廣大黨員教師全身心投入到此項工作中,起早貪黑夜以繼日地工作,真正體現出了黨員教師的模范帶頭作用,體現了當代共產黨人的精神。
針對廣大教師和學生提出的“實驗室管理混亂、不利于重要儀器設備的保養和維護”意見。儲運支部召開了支部會議,認真協商,制定了儀器使用管理規范,并將管理規范向學生明確,懸掛了“儀器設備管理使用狀況”櫥窗,開啟了規范管理實驗室的工作。油氣田開發工程支部為解決實驗室歷史遺留和當前的實驗室建設問題,李相方、張士誠、程林松、吳曉東、楊勝來、張遂安等教授慷慨解囊,每位教授出資一萬元進行實驗室裝修,徹底改變了實驗室散、亂、差的局面。油氣井工程支部也加快了實驗室的整合和改建工作的進度。
針對年輕教師提出的“采取具體措施加強對年青教師的培養”問題,班子在多方征求年輕教師意見的基礎上,召開專門會議進行研究。針對年輕新教師在今后發展所面臨的壓力問題,學院要求黨員教授們以自身的發展經歷和成長經驗,幫助年輕教師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目標,也要求教授在科研和教學工作中,將給予年輕教師更多的幫助。
油氣儲運支部針對群眾提出的“黨支部在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上應進一步加強力度、擴大影響”的建議,支委會提出今后要堅持“三會一課”制度,認真貫徹執行和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時傳達上級的文件精神,進一步增強黨員教師的黨性觀念,提高黨性覺悟,堅定共產主義信念。除了進一步加強黨員教師的思想教育外,該支部還積極向黨外人士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讓黨外的廣大教師增強對黨的認識,擴大黨的影響。經過此次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有一名黨外教師真誠地提出了希望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請求,并已發展為入黨積極分子,開始進行黨課學習。
石油天然氣工程學院黨總支這些整改行動,有力地促進了學院的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