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烈祝賀李根生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發布時間:2015-12-07 | 來源:人事處 | 瀏覽量:
12月7日,中國工程院發布了《2015年院士增選結果》,公布了2015年中國工程院新增選的70名院士名單,中國石油大學李根生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新當選的70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9人,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8人,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9人,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8人,土木、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部8人,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6人,農業學部9人,醫藥衛生學部7人,工程管理學部6人。李根生教授是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院士。
目前,中國石油大學教師中已有4名院士,分別是沈忠厚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鐵冠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高德利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和李根生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根生簡歷:1983年畢業于華東石油學院鉆井工程專業,1986年獲華東石油學院北京研究生部油氣田開發工程碩士學位,1998年獲石油大學油氣井工程博士學位,1991年2月至8月在日本東北大學做訪問學者。1986年至1991年任華東石油學院開發系講師,1991年和1994年先后被石油大學(華東)破格晉升為副教授和教授。2003年至今任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石油工程學院教授,曾擔任油氣井工程系主任、石油工程學院學術分委員會主任、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他是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001)和“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2010-2014),先后獲“孫越崎能源大獎”、“中國青年科技獎”、“百千萬人才”國家級人選、“首都勞動獎章”等獎勵和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5年被聘為美國Utah大學能源地質研究院(EGI)高級客座科學家。
李根生近30年來一直從事油氣鉆井和完井工程理論與技術研究,是我國油氣鉆井與完井工程領域的技術專家。他率領團隊發展了圍壓下自振空化射流基礎理論,創新研發了深井空化射流鉆井系列技術,為解決深井提速重大難題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開拓水射流完井增產理論與技術研究領域,發明了水力噴砂射孔與分段壓裂聯作技術,為低滲透油氣田開發提供了一項有效技術;首創了空化射流處理地層解堵技術,取得了物理法處理地層解堵技術的突破。在石油工程中初步形成空化射流鉆井、完井、壓裂的應用技術體系。研究成果在全國陸上和海上20多個主要油氣田試驗和示范,生產效益顯著,對推動我國油氣鉆完井工程(特別是深井鉆井和低滲完井增產)的理論發展和技術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
李根生以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75篇(被SCI/EI收錄45篇次),合作出版專著2部,主編教材1部;已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8件、美國專利1件,登記國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10項;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7項、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中國專利優秀獎1項。以他為學術帶頭人之一的科研團隊,獲2015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創新團隊獎。培養博士、博士后30名(其中1人的博士論文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碩士6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