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鼓勵和支持廣大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發布時間:2005-09-04 | | 瀏覽量:
今年暑假,經學工處、團委、就業指導中心等部門的精心策劃和周密組織,我校廣大學生參加了社會實踐活動。學校共組織社會實踐團隊53個,其中校級重點團隊有22個,資助學生自主組團31個,參加實踐團隊的人數近千人,基本覆蓋了各個院系各個專業和各個不同年級的學生,其中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占到近一半。社會實踐團以“青春奉獻奧運、實踐促進成才”為主題,以“我為祖國獻石油、我為奧運增光彩”為口號,北到黑龍江,南至江西,東到渤海,西到新疆,涉及20多個省市。同時,在學校的要求下,更多的學生自發參加了各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總體來說,學校90%以上的同學參加了社會實踐活動。
校級團隊主要奔赴新疆油田、四川油田、青海油田、遼河油田、冀東油田、江蘇油田、中國東方物探公司、中國石油廊坊管道局、中海油海洋工程股份公司等石油石化企業,成員們身著印有“我為祖國獻石油”的文化衫,組織開展包括與企業領導座談交流、參觀考察企業、進行學術交流、做科技學術報告、宣傳奧運知識和奧運精神、采訪生產一線員工、開展調查問卷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實踐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增強了學生對石油、對油田的認識;進一步深化了“學石油,愛石油,獻身石油”的傳統辦學理念;有力地推進了校企聯合辦學。許多企業與學校商定,把組織學生到企業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作為一種合作形式固定下來;同時,也了解到學校在人才培養、學術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為學校調整人才培養和科研布局提供了參考依據。
學生自主組團的團隊采取自發組織,學校資助部分資金的形式,主要圍繞學生各自所學的專業知識或感興趣的題目,如“中海油公司的人才引進策略及我校畢業生在中海油公司工作情況的調查研究”、“關于工業凝結水及其裝置的調研研究”、“對北京市收容流浪行乞人員的調查與分析”等,通過實地考察、調查問卷、模擬分析等方式完成實踐任務。學生們普遍反映,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是他們了解社會的重要途徑,增長了知識,鍛煉了能力。
此外,學校還組織部分學生到企業掛職鍛煉或就業見習,如“我為首都增光彩”團隊到崇文門區崇外街道、昌平區團區委和羊坊鎮掛職鍛煉,去中油國際公司和華北銷售就業見習。
我校組織的紅色之旅“赴井岡山革命老區社會實踐服務團”已經被評為“首都大學生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主題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實踐團隊。
同時,學校積極推進社會實踐陣地化建設。今年暑假期間,校領導率團走訪了多家石油石化企業,商討并簽訂多個校企全面合作協議。其中,建立實踐基地作為重要組成部分,如在燕山石化、勝利油田、四川石油管理局、中國石油華中銷售分公司、東方物探公司、南陽二機集團等企業都將建立長期、穩定的社會實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