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組織教師和學生參加侯祥麟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
發布時間:2005-09-16 | | 瀏覽量:
9月16日上午,由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中石油集團、中石化集團四部委黨組組織的侯祥麟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我國著名材料科學專家86歲高齡的兩院院士師昌緒老人、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趙文智副院長、中國工程院李大東院士和侯祥麟院士前任秘書張繼光同志先后做了關于侯祥麟院士先進事跡的報告。
溫家寶總理等出席報告會,并在聽眾席上認真聽取侯祥麟同志的先進事跡報告。
師昌緒院士在報告中講到自己和侯老幾十年交往中,侯老留下三點極為深刻的印象。第一、侯祥麟院士看問題高瞻遠矚、胸懷廣大,是一位具有戰略眼光的科學家;師老在這里重點介紹了侯祥麟院士參與創建中國工程院的事跡。第二、侯祥麟院士重視基礎科學研究,深刻理解基礎科學研究是自主創新的源泉;第三、侯祥麟院士堅持自主創新奮斗、創建原石油科學研究院的精神令人感動,這也正如侯祥麟院士所說的“一味地引進技術,永遠要落后于人……”
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趙文智副院長重點介紹了自己在國家可持續發展油氣資源戰略研究組中同侯老一起工作的感受。趙文智同志說侯祥麟院士受溫家寶總理委托擔任國家可持續發展油氣資源戰略研究組組長并不是掛個名,而是同大家一起做工作,經常半夜還同研究組的同志們進行電話交流,400多個日日夜夜真正踐行了侯老自己“從來不做掛名事”的諾言……
中國工程院李大東院士向大家回憶了侯祥麟院士帶領廣大科研人員進行航空煤油國產化研究和“兩彈一星”特種油品研制等感人情景;從上個世紀60年代石化工業的“五朵金花”的迎風怒放,到80年代新“四朵金花”的嬌嬈盛開,侯祥麟院士為新中國石油石化事業的成長和發展篳路藍縷,嘔心瀝血……李大東院士說:在侯老的人生字典里,“國”字最大,最重,國家的事最大,國家的事始終高于個人的事!最后,侯祥麟院士前任秘書張繼光同志滿懷深情地為大家介紹了侯祥麟院士作1938年入黨的老共產黨員,他那平凡而又偉大的生活點滴……
報告會上,全場對侯祥麟院士先進事跡多次報以熱烈的掌聲。當侯老親自出現在主席臺上時,全場起立并報以熱烈的掌聲。侯老說:“我是一個平凡的人,我的所作所為只是一個共產黨員應盡的責任。我深感祖國的命運就是個人的命運。我有幾個心愿,一是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二是1945年日本投降,完成抗日救國;三是1949年國家解放,成立新中國;四是1963年石油產品基本自給,1965年軍用、民用產品完全自給;五是1976年粉碎“四人幫”,小平同志復出,迎來科技界的春天,實行改革開放。這幾個都已完成,現在剩下的就是臺灣的回歸,祖國統一了。我跟祖國一起走過了20世紀的幾乎全部歷程。作為一個中國人,我為自己的祖國感到驕傲,作為一個黨員,我的政治信念從未動搖過,作為一個科技工作者,我對科技的力量從不懷疑,我對自己的工作感到欣慰?!焙罾系脑捲俅巫尨蠹腋惺芤晃豢茖W家、一位共產黨員的平凡與偉大。
我校100余名教師和學生聆聽了侯老的先進事跡,大家深受教育。
目前,我校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正開展得如火如荼。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我們應怎樣理解并如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呢?侯祥麟院士為我們做了最好的注解,我們要學習侯老始終不渝的報國情操,學習他勇于創新的探索精神,學習他高瞻遠矚的戰略胸懷,學習他無私奉獻的可貴品質,學習他淡泊名利的高尚風格,學習他奮斗不止的人生境界,以忠誠信念為燈,以科學精神為杖,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貢獻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