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區“世界防治肺結核病日”大型宣傳活動在我校舉行
發布時間:2007-03-26 | 來源:校醫院 團委 | 瀏覽量:
3月24日是第十二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由昌平區結核防治所、昌平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昌平衛生監督所主辦,中國石油大學校團委、校醫院協辦,中國石油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在校師生上千余人參加的“世界防治肺結核病日”大型宣傳活動在我校舉行,活動通過播放防治肺結核宣傳片、發放傳單、現場義診等形式,讓大家對預防肺結核有了深刻的認識。
在2005年底,我國實現了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全球控制結核病的“三大目標”,即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覆蓋率100%、新發傳染性肺結核病人發現率70%和治愈率85%的目標。然而,我國部分地區的結核病疫情仍然十分嚴峻,仍然是全球結核病的高負擔國家之一,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需要特別引起警示的國家和地區。
校黨委副書記吳小林及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化工大學、昌平區等單位的有關領導出席了宣傳活動。吳書記在講話中建議大家積極鍛煉身體,遠離疾病,珍愛健康。
附件:知識與健康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傳染病,過去又稱“癆病”。結核桿菌可侵入人體全身各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臟,因此肺結核最為常見。人感染了結核桿菌后不一定發病,只有在機體抵抗力降低等情況下才可能引起發病。在人類歷史上,結核病和天花、鼠疫、霍亂等傳染病一樣,曾經在全世界廣泛流行,近100余年來至少有2億人死于結核病。
一、傳播方式
有咳嗽、咳痰癥狀的排菌肺結核病人是最主要的結核病傳染源。結核病最產要的傳播途徑是近距離經呼吸道傳染。研究表明,一個未經治療的傳染性肺結核病人一年中可能傳染10-15人。
二、臨床表現
常見癥狀有:咳嗽、咳痰、數量不等的咯血、胸痛及呼吸困難、低燒、疲乏、食欲減退、消瘦、盜汗、月經不調等,少數急性發展的肺結核可出現高熱等急性發病癥狀。如果連續咳嗽、咳痰超過3周或者咯血,就應當懷疑是否患了肺結核病,應到結核病防治所或結核病??漆t院檢查。治療的全過程都應進行痰結核桿菌檢查和胸部X線檢查。
三、治療原則
抗結核化學藥物治療是控制結核病傳播的有效方法。合理化療原則是: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和全程用藥。必須有6~8個月的療程才能徹底治愈。我國目前采用世界公認和首推的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即直接觀察下的短程督導化療。要求對病人的每次用藥都要在醫務人員觀察下進行。以提高治愈率,防止病菌產生耐藥性,減少復發機會。對于家人和社會,可以減少傳染,阻斷結核病的傳播。目前廣泛應用的抗結核藥物有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鏈霉素等。
四、預防措施
不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及增強免疫力、降低易感性等,是控制結核病流行的基本原則。減少結核病感染和發病機會的措施有:
(一)、早發現、早治療、治愈傳染源,減少結核桿菌傳播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