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修齋教授為中國“天眼”FAST射電望遠鏡題名
發布時間:2016-10-11 | 來源:宣傳部 | 攝影:張姣 | 瀏覽量:
近日,有中國“天眼”之稱的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 hundred meters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簡稱FAST)在貴州平塘的喀斯特洼坑中落成啟用。應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副臺長、黨委副書記、FAST工程常務副經理鄭曉年的邀請,中國石油大學退休教師王修齋教授為該工程題名。
題名作品長兩米,用六尺兩裁書寫,毛筆書法隸書字體,左上角“FAST”中“F”字的上橫向右側無限延伸,寓意中國自主創新的目前世界上最先進、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大大延展了中國空間測控能力,將望遠鏡的觀測范圍延伸至宇宙邊緣,也在世界天文史上刻下新的刻度;迎首章用篆書陰體篆刻“探索宇宙”四字,寓意FAST將開啟中國探索宇宙深處奧秘的新歷程,也將對中國在科學前沿實現重大原創突破、加快創新驅動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整幅作品莊重、嚴肅、典雅、大氣、優美,切合FAST偉大工程的氣度。
具有中國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FAST是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單天線射電望遠鏡,突破了射電望遠鏡的百米極限,口徑500米,總重量超過2000噸,反射面總面積約25萬平方米,相當于近30個足球場,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天文工程,主要用于觀測宇宙間極其微弱的不可見光信號,并進一步探測暗物質、脈沖星、中性氫云團運動、暗能量、黑洞等對象,將在未來10~20年保持世界一流設備的地位。
鄭曉年與王修齋教授合影
對于此次應邀為FAST工程題名,王修齋教授倍感自豪,他說:“FAST工程獨一無二,其落成啟用振奮人心,將為國家科技創新做出重要貢獻,能夠為其題名,我感覺很光榮!”王修齋1961年畢業于北京石油學院力學師資專業,后一直任教于中國石油大學至退休。他自幼酷愛書法、篆刻,教書育人的同時,幾十年臨池不輟,他的書法和篆刻作品在國內外書畫大賽中多次獲獎,其萬字微雕作品《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被全國人大圖書館收藏,紅磚篆刻作品《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被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