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承辦CCUS論壇、CCS ISO/TC265 工作組會議及第九屆全會
發布時間:2017-05-15 | 來源:科學技術研究院 | 作者:劉琦 楊磊磊 | 瀏覽量:
5月8日至12日,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前夕,由中國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和國際標準化組織二氧化碳捕集、運輸與地質封存技術委員會(ISO TC265)主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新疆克拉瑪依市政府、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承辦的“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論壇”及“碳捕獲與封存CCS ISO/TC265工作組會議及第九屆全會”在新疆克拉瑪依市舉辦。
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司,新疆、山西、江西、廣西等地發改委氣候處,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中國神華、華能集團、中電投、殼牌、道達爾等能源企業代表,以及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挪威等14個國家和GCCSI(全球碳捕集與碳儲存研究院)、IEA-GHG(IEA-GHG)、CO2-GNET、WRI(世界資源研究所)等9個國際組織的國際專家;李陽院士、沈平平、鄭楚光首席科學家,以及來自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吉林大學、四川大學、山西大學以及中國科學院的近300名專家學者在2個主會場、7個分會場共商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產業建設,助力中國低碳經濟發展。
在CCUS論壇上,克拉瑪依市副市長徐建輝在致辭中表示,CCUS論壇在克拉瑪依召開,對指導克拉瑪依低碳產業發展、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具有重要意義,克拉瑪依將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加強政策引導,支持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的推廣應用。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副校級干部鮑志東在致辭中說,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是一項新興的具有大規模減排潛力的技術,在克拉瑪依市舉辦國際學術論壇,將有利于我國引進國際上先進的碳捕集與封存技術,提升中國在CCUS領域的話語權與影響力,推動CCUS技術在新疆和西部地區的發展,也將為“一帶一路”建設作應有貢獻。
新疆油田公司副總經理霍進表示,新疆油田公司始終高度關注碳捕集、利用與封存以及二氧化碳驅等環保高效技術在油氣田開發中的研究和利用,如積極開展了二氧化碳驅提高采收率研究、在稠油區塊二氧化碳輔助蒸汽吞吐上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等,今后將進一步加強綠色低碳建設。
與會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共作了40余場學術報告,中石油、中石化CO2提高采收率技術、華能集團燃燒前和燃燒后捕獲技術項目、清華大學CO2運輸過程中的熱能研究、華中科技大學富氧燃燒項目、浙江大學CO2化學吸附技術、中國石油大學(北京)CO2驅油應用機理和前沿研究和吉林大學CO2驅熱利用等項目代表對其項目經濟性、商業模式進行了介紹,國外專家報告了全球CO2先進捕獲技術、美國CO2驅油技術進展、標準在CO2封存中的角色以及碳捕獲與封存項目的量化與驗證等。新疆、山西、江西、廣西發改委氣候處與全會專家學者共同商討中國CCUS的發展與挑戰、CO2利用、西部低碳發展策略以及新疆CCUS發展策略。最后,國內外專家從項目支持措施、碳市場與CCUS鏈接、CCUS產業發展以及國內外機構聯合融資模式等方面對推廣CCUS技術應用與政策環境進行了全方位、全系統的研討。
論壇各方代表均認為,聯合國“巴黎協定”的簽署,我國政府對“巴黎協定”的落實,均為CCUS的發展和大規模應用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同時,國家“一帶一路”的戰略以及新疆和西部地區的能源特點都為為西部地區低碳發展提供了機遇和平臺。為此,CCUS技術的研發和工業示范、政策標準、法律法規和商業模式等,都需要在新的背景條件下做進一步的梳理、評估和機制創新。
會議組織代表參觀了克拉瑪依校區、新疆敦華石油碳捕獲裝置、黑油山以及地質陳列館等。
在“碳捕獲與封存CCS ISO/TC265 第九屆全會”上,國際標準化組織碳捕獲與封存技術委員會主席桑德拉(Sandra)女士主持會議,與會人員就碳捕獲與封存國際標準化工作委員會前期各工作組工作進行了梳理和總結,進一步明確了ISO TC265工作委員會工作目標、各工作組的工作任務,進一步推動CCS國際標準的進展。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彭勃教授作為量化與驗證工作組組長,在會上作了二氧化碳利用技術主題演講。
經全會代表的討論和舉手表決,全會通過了一項重要決議,主要內容為決定就二氧化碳的利用及相關標準成立一個特別工作組,以探討把二氧化碳利用相關內容納入到ISO/TC265工作范疇內,該特別工作組由中國擔任召集人,牽頭相關內容的研究工作,籌備有關二氧化碳利用的國際標準的制定。
此前,石大在克拉瑪依市舉辦了CCS ISO/TC265 第九屆全會歡迎招待會??死斠朗惺形瘯涄w文泉、市長張紅彥、市委常委童中華、市政府副秘書長張宏;桑德拉(Sandra)女士、各工作組組長以及來自14個國家的參會代表出席招待會。趙文泉、張彥紅分別會見了來自美國、日本的代表團以及中石油、中石化等企業代表團代表。
CCUS技術被廣泛認為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舉措之一??死斠朗惺且粋€以石油命名的城市,處于“一帶一路”輻射區域,是中巴經濟走廊、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西亞經濟合作走廊等的交匯點,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我校在克拉瑪依建設校區,“立足新疆、面向西部、服務全國、輻射中亞”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一致。同時,在此舉辦國際學術論壇,將會展示中國在低碳和CCUS領域的進展與成果。
近年來,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在CCUS領域取得多項成果。學校的化工、石工和地質學科群覆蓋CCUS全技術鏈條,從化工學科的二氧化碳捕集分離技術、到儲運學科的二氧化碳管道運輸、再到地質和開發學科的二氧化碳地質封存和二氧化碳強化采油,直到化工、生化和地球化學學科的二氧化碳利用技術。同時,在CCUS全技術鏈條研究中,既有應用基礎理論的研究,也有工程實踐應用,如煉廠二氧化碳捕獲分離技術、二氧化碳混相控制技術、二氧化碳多相管輸技術等,同時也開展了二氧化碳礦化、二氧化碳生物利用、二氧化碳強化地熱開采技術研發等。并且凝聚化工、石工和地質學科的各自特色方向,成立了北京市溫室氣體封存和石油開采利用重點實驗室。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參與了國家科技部主持的CCUS技術發展路線圖,環保部有關CCUS環境監管體系以及亞洲發展銀行主持的中國CCUS產業和技術發展路線圖的制定;主持或承擔了國家“十一五”到“十二五”的“973”“863”“國家科技支撐”CCUS領域所有項目,目前正在執行國家“十三五”油氣重大專項中CCUS相關任務;主持或承擔了中歐COACH,中英NEZC一期和二期,中澳CAGS項目以及中美、中挪相關CCUS領域的合作;完成了全國油氣田二氧化碳地質封存潛力和適宜性評價,并對東北盆地群、西部盆地群、渤海灣盆地區域、鄂爾多斯盆地區域等多個層次的可行性評估研究。
此外,CCUS標準化工作,既是對CCUS前期科學研究和工程實踐工作的總結,也將為CCUS技術進一步規?;?、商業化和產業化提供規范與保障。CCUS是多產業、多學科復合交叉領域,涉及到政策、法規、標準以及技術、產業和經濟,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將結合學校學科特點以及在石油石化領域的影響,與國內外產學研機構共同推動CCUS工作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