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er id="hh1nh"></meter>
<th id="hh1nh"><em id="hh1nh"><delect id="hh1nh"></delect></em></th>

        <form id="hh1nh"></form>

          <listing id="hh1nh"><nobr id="hh1nh"></nobr></listing>
          <nobr id="hh1nh"></nobr>

            <th id="hh1nh"><form id="hh1nh"><font id="hh1nh"></font></form></th>
            <rp id="hh1nh"><progress id="hh1nh"></progress></rp>
            當前位置: 首頁» 綜合新聞

            石大三名教師榮獲“北京市優秀教師”稱號

            在第三十三個教師節來臨前夕,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北京市財政局、中國教育工會北京市委員會聯合發布了《關于表彰北京市優秀教師、北京市優秀教育工作者的決定》,中國石油大學化學工程學院教師陳春茂、地球科學學院教師邱楠生、石油工程學院教師劉慧卿被授予北京市優秀教師榮譽稱號。

             

             

             

            陳春茂,現任化學工程學院環境工程系主任、《環境污染控制工程》教學團隊負責人,從事一線教學和科研工作8年,曾獲學校2014-2016年度優秀教師稱號。自執教以來,他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憑著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勇挑重擔、無私奉獻,出色地完成了7門理論課和實踐課的教學任務;關心學生成長進步,連續承擔了本專業20142017級四屆學生的班主任工作;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努力進行教育創新,先后主持1項國家級教改項目和1項校級重點教改項目;努力踐行環保工作者肩負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將科研工作定位在解決石油石化行業環保領域的重大技術難題上,近5年來主持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以及8項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和中海油委托的科研項目。

             

             

             

            邱楠生,現任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地球科學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2011年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2013年被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16年入選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培養工程。他一直默默奮戰在基礎科學研究的最前沿,將低溫熱年代學等學科知識引入古溫度重建的研究,構建了海相沉積盆地古溫度恢復新方法,曾獲第七屆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科研獎;積極將研究中取得的創新性成果引入研究生教學,首次在學校開設并主講“沉積盆地溫壓場”“無機地球化學”“地質過程定量模擬”“地熱學基礎”等碩士研究生課程;在研究生培養上注重因材施教,了解、分析每位學生的特點和興趣,共同商定研究方向,將自己的學術追求傳遞給學生。

             

             

             

            劉慧卿,石油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SPE會員;近5年主持和參加省部級和學校教改項目7項,在高水平期刊發表教改論文4篇,其中教改項目“實施精品戰略建設石油勘探開發品牌專業”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先后主持完成國家科技支撐項目(課題)1項、國家油氣重大專項(專題)2項,國家“973”課題任務1項。他注重將前沿學術成果不斷充實到自己的課堂中,彌補課程知識與最新研究之間的“斷層”,使科研成為教學的“源頭活水”;重視師生間的相互啟發,在備課、上課、與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拓寬科研思路,獲得科研靈感,使教學成為科研的“隱形動力”。

            北京市優秀教師、北京市優秀教育工作者表彰工作旨在表彰在教育事業中做出突出成績和貢獻的教師,弘揚他們的高尚師德,進一步激發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的積極性、創造性,努力開創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本年度共有625名教師獲得“北京市優秀教師”稱號、75名教師獲得“北京市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

            分享到:
            99亚洲综合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