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 全校師生熱議總書記報告
發布時間:2007-10-18 | 來源:宣傳部 | 攝影:新華社 | 瀏覽量:
10月15日,舉國關注、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胡錦濤總書記作了題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的報告,全面把握我國發展所處的歷史方位,系統總結了十六大以來的工作以及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和寶貴經驗,科學描繪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前景,對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做出了新的戰略部署。
我校廣大師生員工同全國人民一道,通過廣播、電視或網絡收聽收看了開幕盛況。大家一致認為,總書記的報告旗幟鮮明,內容豐富,思想深刻,鼓舞人心,是引領全國各族人民繼續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而團結奮斗的行動綱領。
校黨委書記蔣慶哲教授說,他在當天專門聆聽了胡錦濤總書記的報告,感到非常振奮,備受鼓舞。尤其是報告中再次強調教育優先發展,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把優先發展教育提到了人才強國、民族振興的高度,把促進教育公平作為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建設和諧社會的基礎,我們深感責任重大。同時,胡錦濤總書記在報告指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這段論述簡潔精辟,意義深遠,對我們的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性。作為一所石油特色鮮明的高等院校,我們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高起點規劃,把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作為基本要求,落實到學校建設和發展的具體實踐中去,為石油石化工業和國民經濟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北京市教學名師、教務處處長張士誠教授認為,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要作為今后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六大任務之一,表明了黨對教育發展的高度重視,視教育為民族振興的基石,將其提高到戰略地位。作為教師,我們要把增強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作為教育教學的重中之重。要進一步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個性的豐富性與差異性,充分挖掘和開發學生的創造力。同時,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們不僅要注重學生個體的德智體全面發展,而且要加強對學生的國家意識、社會意識教育、全球意識、民主意識等方面的教育。
2007年度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重質油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高金森教授認為,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做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戰略決策,科技自主創新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當前,我國油氣短缺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問題。如何提高重質油的加工利用和轉化能力,是我們面臨的重大課題。重質油國家重點實驗室是石化行業惟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我們將配合國家的產業技術創新政策,提高我國煉油行業技術水平,保障國家能源安全,這不僅是我們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使命。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黨總支書記宮敬教授說,聽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這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讓人倍感振奮。作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們要把創新思維貫穿于教學、科研的每一個環節,使我們的教師、學生都能認識到只有把科技創新作為經濟增長的“發動機”和“倍增器”,才能使我國經濟持續、蓬勃發展,才能使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作為石油大學的一名教師、黨員干部,我將認真學習領會十七大報告精神,以科學技術創新帶動石油工業發展的理念指導日常工作,為中國石油科技創新和建設創新型國家做出貢獻。
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孫長宇教授對正在召開的黨的十七大,特別是報告中關于科技、教育的內容給予了特別關注。他說,十七大報告提出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明確提出了要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支持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社會公益性技術研究;強調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作為一名工作在教學、科研一線的教師,深感責任重大。我們必須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科技前沿開展科研工作,必須著眼于人的全面發展,為國家未來建設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05級博士生劉冰表示,黨中央把自主創新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體現了黨和國家對自主創新的重視。自主創新特別是科技自主創新已經成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世界各國都在加強自主創新,我們在這方面絕對不能落后。對于中國石油類院校最高學府的在讀博士生,我們應積極貫徹十七大的精神,結合自己的專業實際,在自己的研究領域刻苦鉆研,把原始的創新、革新以及集成的創新密切結合起來,為實現建設創新型國家不斷努力奮斗。
北京市三好學生、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化學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