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文明辦等單位組織評選“抗震救災英雄少年”
發布時間:2008-06-19 | 來源:cctv.com | 瀏覽量:
近日,為大力宣傳表彰抗震救災優秀學生的英勇事跡,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聯合開展了“抗震救災英雄少年”評選表彰活動。我校已發出通知(詳見:/tzygg/ggl/19063.htm。),要求廣大學生積極投票參與評選活動,希望大家學習“抗震救災英雄少年”的先進事跡和優秀品德,不斷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質和意志品質。
附:抗震救災英雄少年候選人先進事跡(http://news.cctv.com/special/C21572/14/index.shtml。)
馬健,男,14歲,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映秀鎮漩口中學初三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后,馬健的班上有6名同學未能從教室中撤出。下午救援時,馬健和同學發現了被掩埋在廢墟中的向孝廉,一起施救了幾次,都沒有成功。晚上,他自己冒著大雨,悄悄回到學校,蜷縮著身子鉆進廢墟,用雙手將一塊塊磚頭刨開、運出去,又鉆進去,再鉆出來,匍匐著身體一趟又一趟。手磨破了,腿腳漸漸地不聽使喚,但他沒有放棄。大約四五個小時過去了,雙手血肉模糊的馬健終于把向孝廉從廢墟里刨了出來。緊接著,他又開始尋找其他幸存者。憑著打火機微小的火光,他看到有兩位同學被水泥板壓住,但沒有大型工具無法營救。他立即趕到尚未倒塌的學生食堂,給他們找來水,幫助兩位同學堅持。
馬小鳳,女,17歲,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市東汽中學高二年級學生。
馬小鳳從震后昏迷中醒來,用唯一能動的左手迅速檢查身體,發現后腦勺出血,就立即用書將自己的頭墊起來。做了這些自救,她聽到從廢墟右側的一堵墻壁外傳來同學殷少華呼救的聲音,便立即大喊殷少華,"不能哭,不能浪費能量"。隨后,馬小鳳調勻呼吸,把自己的右手和雙腿從石縫中抽出來,去幫助殷少華。但因斷墻阻隔,未能成功。馬小鳳嘗試著大聲呼救,沒有聽到回應。她摸到了半截課桌腿,不斷敲擊頭上的水泥板,還是沒有回應。她用雙手和這半截課桌腿,在廢墟中艱難地開出道路,一點一點地向前移動了10米,仍無法找到出口。在這期間,她又聽到了同學曹健強、葛軻、薛肖的聲音。馬小鳳不時提醒大家,要相互鼓勵,要堅持,千萬不能睡覺。經過近75個小時的等待,他們的呼救聲被救援人員聽到,4人被先后救出。
王波,男,16歲,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市東汽中學高一年級學生。
地震時,在教室中的王波迅速冷靜下來,跨過去拔掉墻上的電源,又快速掰開已變形被卡住的門,讓同學們快速撤出教室,直到教室里最后一個同學離開,他自己才跑出去。隨后,王波投入到營救之中。在學校實驗樓下,他聽到呼救聲,用雙手不停地搬、挖,成功救出一名女生。又有求救的聲音傳來,他順著廢墟的縫隙掏挖,開出一個僅能容身的小洞爬進去,把壓在同學身上的塊石一塊一塊地移走,將這名同學救出。他再一次進入廢墟,又發現了一個女同學。他迅速用腳抵住搖搖欲墜的石塊,用自己的身體擋在同學的上方,脫下上衣包住她的頭,把同學救到安全的地方。在坍塌的教學樓邊上,他發現一個男生被廢墟壓著,只剩下頭和手在外面。王波一邊搬移石塊,一邊高聲喊來附近的群眾,這名同學又被救出。手掌磨腫了,手臂被劃傷,鞋子也被鋼筋穿破,但王波仍堅持營救同學,一刻也不退縮。
王亮,男,17歲,四川省綿陽市北川中學高二年級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