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奧運村(殘奧村)住宿服務團隊載譽歸來
發布時間:2008-09-22 | | 作者:費葳葳 | 瀏覽量:
9月20晚十時許,我校奧運村(殘奧村)住宿服務團隊圓滿完成奧運會、殘奧會住宿服務任務,載譽歸來。
6月25日,我校奧運村(殘奧村)住宿服務團隊進駐北京市自動化工程學校,開始為期88天的奧運村住宿服務工作。從校園來到奧運村,從課堂步入社會,從學生轉變為客房服務員,困難是來自多方面的:宿舍是由教室臨時改建的,陰暗狹窄;浴室空間有限,男女生分時間段使用;與大學食堂相比,這里的菜品單一、菜價昂貴,很多同學都覺得吃不飽;從駐地到奧運村單程1.5公里,團隊成員要在烈日下每日往返三次;發的工服質量差、不合身,鞋子磨破腳;三班倒的工作體制讓學生“生物鐘”紊亂,睡眠嚴重不足……雖說遇到了這些困難,但團隊成員服務奧運的心是不會改變的。在經過兩天的熟悉環境和適應性培訓后,隊員們就以高昂的熱情、認真負責的態度,積極投入到了前期的“開荒”工作中。由于竣工不久的建筑衛生環境問題較多,使清潔的工作量極大,再加上沒有專業的工具,使“開荒”工作難上加難。服務團隊成員自制簡易工具,甚至用手擦、用指甲摳,連班加點,硬是用一雙雙勤勞的手把1158間房間打掃得窗明幾凈、一塵不染。物資移入期間,由于物流車輛大部分夜間抵京,這就使得居服庫房的44名團隊成員必須晝夜堅守崗位,隨時準備進入工作狀態。幾個不眠的夜晚,居服庫房成員手手相傳,將上萬箱的物資移入了地下庫房。
對于這些從小在“蜜罐”里長大的80后大學生來說,如此高強度的工作恐怕是他們從未想到過的。但是正是他們,用他們的堅毅與執著、淚水與汗水為奧運村的順利開村做著最后的準備。
奧運村開村后,工作量驟增,房間必須每日清潔,布草必須及時更換。為了盡早完成每天的工作任務,不影響運動員休息,有些服務生甚至連午飯都吃不上。殘奧會期間,有些運動員由于身體殘疾大小便失禁,團隊成員并沒有因此而厭惡反感,而是及時清理污物、更換布草。住宿服務工作繁瑣單調,但是團隊成員卻一絲不茍、全心投入;住宿服務崗位平凡不起眼,但是團隊成員卻用最美的微笑、最優質的服務征服了各國的運動員。奧運會及殘奧會期間,我校服務團隊負責的5棟公寓樓共收到來自西班牙、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美國等代表團的感謝信三十余封,口頭贊揚更是數不勝數。美國游泳名將菲爾普斯的教練在感謝信中這樣寫到:“你們優質的服務讓我們在此過得很舒適,讓我們在奧運村里度過了美妙的時光,留下了難忘的記憶,非常感謝你們!”
在此期間,中央電視臺、北京音樂廣播、中國石油報等多家媒體也先后對我校奧運村住宿服務團隊的工作進行了采訪報導。
在三個多月的時間里,我校奧運村(殘奧村)住宿服務團隊的全體成員上下一心、團結協作,克服了諸多意想不到的困難,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在校領導的殷切關懷和大力支持下,出色地完成了奧運會及殘奧會期間的住宿服務工作,為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成功舉辦做出了重要貢獻,為祖國、為首都、為學校、為當代大學生贏得了贊譽。
培訓期間
緊張開荒
物資入庫
快樂工作
嚴謹認真
歡慶勝利
殘奧村住宿服務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