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石油地質學家李德生院士為我校師生做學術報告
發布時間:2009-10-19 | 來源:資信學院盆地與油藏研究中心 | 瀏覽量:
10月16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著名石油地質學家李德生院士應邀在國際交流中心學術報告廳做了題為“中國油氣勘探的理論與實踐”的報告。龐雄奇副校長主持報告。我校200多名師生參加了學術報告會。
李德生院士從陸相油氣形成與聚集規律、復式油氣聚集(區)帶與油氣成藏規律、低-特低滲透儲層的勘探開發、古潛山油氣藏、煤成烴的研究和實踐、海相古生界油氣勘探的突破、逆掩推覆帶油氣勘探新進展、火山油氣藏等等八個方面,結合相關典型油氣田(藏)實例,詳細講解了我國油氣勘探的發展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他說,我國在陸相油氣勘探開發方面已經走過了60年的發展歷程,取得了輝煌的科技成果,我國的油氣資源還有很大的挖掘潛力,今后要加大對國內陸上新區、新領域和海域的勘探開發力度。隨后,李院士回答了學生的提問,并結合自己的人生經驗對廣大學生提出了希望和建議,他說畢業生要去石油工業的前線奮斗拼搏,在實踐中成長和發展自己,才能打好事業的基礎。
李院士引經據典,旁征博引,結合自己深厚淵博的專業知識、六十余年的工作經歷奉獻了一場精彩的報告,贏得了全場師生熱烈的掌聲。
李德生院士簡介:
李德生,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著名石油地質學家。1922年生,生于上海,祖籍江蘇。1945年畢業于中央大學地質系,畢業后到1977年之間曾在玉門、臺灣、延長、大慶、四川、勝利、大港和任丘等油氣田從事勘探開發等生產實踐工作。1978年以后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北京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總地質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博士生導師。1991年當選為中科院院部委員(院士),2001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李德生長期致力于石油勘探開發和地質研究工作,在中國陸相石油地質理論、含油氣盆地構造類型、儲油層對比、古潛山油氣藏、裂縫性儲層特征和油氣田開發研究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貢獻。他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一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兩項,美國石油地質家協會(AAPG)曾授予他石油地質學杰出成就獎章。他在國內外地球科學刊物上發表論文140余篇,出版中文專著7部,英文專著2部,并為國家培養了二十余名碩士、博士和博士后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