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er id="hh1nh"></meter>
<th id="hh1nh"><em id="hh1nh"><delect id="hh1nh"></delect></em></th>

        <form id="hh1nh"></form>

          <listing id="hh1nh"><nobr id="hh1nh"></nobr></listing>
          <nobr id="hh1nh"></nobr>

            <th id="hh1nh"><form id="hh1nh"><font id="hh1nh"></font></form></th>
            <rp id="hh1nh"><progress id="hh1nh"></progress></rp>
            當前位置: 首頁» 綜合新聞

            第五屆油氣成藏機理與油氣資源評價國際學術研討會成功召開

             

             

             

            1019,為期三天的第五屆油氣成藏機理與油氣資源評價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我校圓滿落幕。本次大會由世界石油大會中國國家委員會、中國石油學會石油地質專業委員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地球科學部、我校等16家學會或單位聯合主辦,由我校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盆地構造與油氣成藏重點實驗室承辦。自1993年召開第一屆會議以來,已連續舉辦了五屆,并已成為國內外業內專家學者進行廣泛深入交流的重要平臺。

            本次大會共263名專家學者參加,其中來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法國、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的國外14人。大會設主會場一個,分會場三個,973專題論壇會場三個,博士論壇會場兩個,收到論文116篇,共有134名專家學者做報告??萍既請?、科學時報、石油學報、石油勘探與開發、Petroleum Science及海相油氣地質等期刊參加了本次大會。會上,張來斌校長代表學校致歡迎辭,王濤老部長致開幕詞。龐雄奇副校長主持論壇開幕式并做學術報告。

            本次大會涵蓋常規油氣資源、非常規油氣資源和天然氣水合物以及與油氣藏密切相關的二氧化碳存儲等內容。大會緊緊圍繞主題,全面展示了四個方面的重要進展,即:(1)國內外油氣成藏與資源評價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研究進展。包括不同尺度油氣資源潛力和分布規律的控制因素研究;海相碳酸鹽巖有效源巖有機質豐度的確定、膏巖、鹽巖等強塑性蓋層對古老碳酸巖鹽層系油氣成藏和保存的控制作用以及四川盆地深層、超深層海相碳酸鹽巖層系天然氣的分布規律;我國近海地區的構造演化、富烴凹陷特征與分布、深水區的油氣勘探潛力;洼槽區的溫壓系統、輸導體系和成藏模式;國外重要盆地和我國新一輪油氣資源評價的最新成果等。(2)輸導體系、宏觀流體流動樣式和微觀運動過程三個層面的流體和油氣運移機理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包括盆地耗水量的計算、不整合面結構的精細解析及頁巖即可作為蓋層也可以成為儲層的新觀點的提出;沉積盆地流體動力學邊界條件、不同深度帶的流體場劃分;針對運移過程和油藏開發的大量模擬實驗及油氣運聚過程的實例分析等。(3)非常規油氣藏成藏機理。包括致密砂巖氣、頁巖氣和煤層氣等非常規油氣藏的發育條件;非常規油氣聚集與常規油氣聚集的關系及非常規油氣藏的聚集過程和評價方法。(4)油氣成藏機理分析與油氣資源評價方法和技術。包括氦的熱年代學分析技術;識別有效烴源灶的油-源對比技術;斷層封閉性定量評價方法;流體包裹體分析技術等。

            大會還明確了該領域五個值得重視的發展方向,即:疊合盆地油氣富集機理,深層油氣成藏機理與分布預測,非常規油氣藏成藏機理,烴--巖相互作用及其成巖、成礦和成藏效應,成藏過程模擬技術和復雜條件資源評價方法。

            分享到:
            99亚洲综合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