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下午,石工學院青年教師協會邀請北京大學工學院廖勤拙、李三百兩位博士來我校進行學術交流。交流會由石工學院青年教師侯冰主持。
廖勤拙博士交流主題為“油藏多相不確定分析的概率配點法”,報告分析了傳統概率配點法在不確定分析過程中的幾大難點,針對這幾大問題,提出基于坐標變化的隨機配點法,有效提高了計算精度和效率。李三百博士交流主題為“流-固-熱耦合的水力壓裂模型的研發及其應用”,報告從數學模型的建立、數值離散和求解、模型的驗證以及不同壓裂工況等方面詳細介紹了新型研發的水力壓裂模型。
兩位博士講座循序漸進,由淺入深。講座結束后,我院青年教師和研究生對兩位博士的研究內容進行提問和探討,氣氛活躍。兩位博士對石工青年教師協會的邀請表示感謝,希望將來能有更多的機會進行更為深入的交流。
【嘉賓簡介】
廖勤拙,北京大學工學院能源與資源工程系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為油氣田開發數值模擬的不確定性分析和歷史擬合。09年本科畢業于北京大學力學系,14年博士畢業于美國南加州大學石油工程專業,15年至今分別在斯坦福大學和北京大學能源與資源工程系做博士后。在現有的概率配點法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改進方法,包括嵌套型選點、自適應選點、坐標變換處理強非線性現象等,顯著提高了精度和效率。并將這類方法運用于歷史擬合中的集合卡曼濾波方法和馬爾科夫鏈蒙特卡洛方法,以快速準確地根據觀測數據估計地層參數。在SPE Journal、Water ResourceResearch等期刊上發表SCI英文論文共9篇,其中第一作者7篇。
李三百,北京大學工學院能源與資源工程系博士生,國際SCI期刊《Computational Geoscience》審稿人,石油工程師協會(SPE)會員。2013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獲碩士學位,期間在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項目實習兩年,并在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進行了短期學術訪問;2010年畢業于中南大學,獲學士學位。目前研究方向為地質力學在非常規油氣開發中的應用,博士期間自主研發流-固-熱耦合的水力壓裂模型(C++模塊化設計),可用于非常規能源儲層(頁巖氣/油、致密氣、煤層氣、深層地熱等)的改造優化設計。該模型考慮機理全面,能模擬強非均質性、全各向異性及包含復雜力學弱面儲層中水力裂縫(縫網)的擴展過程,可應用于實際油藏尺度的多井平臺、不同完井工藝的壓裂效果評價分析。
主辦方:石工學院青年教師協會
承辦方:石工學院巖石力學實驗室
2016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