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特聘教授沈平平獲“求是科技基金會”求是杰出科學家獎
發布時間:2010-11-16 | 來源:提高采收率中心 | 作者:彭勃 | 瀏覽量:
諾貝爾獎獲得者厄溫·內爾先生和求是基金會顧問何大一先生為沈平平(左一)、蒲慕明和施一公頒獎
11月1日,第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在福州開幕。開幕式上,揭曉了2010年“求是科技基金會”求是杰出科學家獎獲獎名單,中國石油大學特聘教授、能源專家沈平平,生物學家蒲慕明和施一公獲得此項榮譽。
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認為,沈平平領導的團隊實現了產學研的密切結合,在第一期“973”項目的支持下,首先用分子試劑理念研制出了用表面全自動高溫高壓油層物理系統,形成了一整套化學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理論技術體系,在大慶油田開展了大規模的化學區實驗,為大慶油田化學區年產原油1300多萬噸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在第二期的“973”項目支持下,在中國首次建立了適合中國油藏特點的二氧化碳、地質安全埋藏評價體系,發展了二氧化碳與原油埋藏理論,在吉林油田建立了世界第二個二氧化碳地質埋藏和提高采收率的示范區,二氧化碳埋藏率提高了10萬噸。進入本世紀以來,我國能源需求和溫室氣體排放劇增,石油和天然氣對國外資源的依賴不斷增長,提高我國原油天然氣的勘探、生產、發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是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緊迫要求。沈平平領導的團隊在這方面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在國際上得到高度評價。
沈平平教授1964年8月畢業于上海復旦大學數學系流體力學專業,先后擔任勝利油田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北京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采收率研究所所長,研究院院長、中油股份公司副總裁等職務,教授級高工,博士導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第四屆中國石油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石油工程學會主任,美國國際石油工程師學會北京分會主席,第六屆、第七屆國際石油工程會議學術委員會主席,《力學學報》、《石油學報》和《石油勘探與開發》等雜志編委,國家攀登(B)計劃“復合驅強化采油技術中重大基礎性研究”項目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973項目“大幅度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基礎研究”首席科學家。長期從事滲流力學、油層物理和提高采收率研究工作,在油藏巖石孔隙結構及油水運動規律的研究方面造詣頗深。先后主持完成了國家、中石油重大科研項目“中國注水油田提高采收率潛力評價及發展戰略研究”、“油田三次采油潛力再評價及規劃研究”、“注氣提高采收率技術研究”和“油藏數值模擬軟件系列研制與應用”等。研究成果獲2002、2003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兩項,全國科技大會獎、石油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和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一等獎等多項獎勵。發表專著6部,國內外發表論文6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