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海,1977年生,男,工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青年教學骨干教師,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2005年博士畢業后留校任教,現為校教學專家組成員和化工學院教學專家組副組長。講授多門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主編與參編教材各1部,發表教學論文18篇,獲省部級教學獎勵11項、校級教學獎勵10項。圍繞石油加工開展學術研究,授權國內外發明專利41項,發表SCI與EI論文60多篇,參編學術專著2部,研究成果實現了工業化,獲國家科技獎勵1項、省部級科技獎勵5項;獲學校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和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并獲得優異賽績,多次獲得校大學生科技創新優秀指導教師榮譽稱號。
【先進事跡摘錄】
重視課程建設,奉獻三尺講臺:“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這在孟老師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為培養學生,孟老師主動承擔了多門課程的建設與講授任務,比如新開設化工專業英語課、能源與化學新生研討課,承擔化工設計、現代石油加工技術和石油加工工程等課程。組織建設的石油加工工程網絡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目前正在組織石油加工工程MOOC課程的建設。孟老師積極開展教學研究,主編、參編本科生教材各1部,獲省部級教學獎勵11項、校級教學獎勵10項,并于2014年獲學校青年教學骨干教師榮譽稱號。
指導學術活動,成就學生發展:孟老師對學生培養有著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指導大學生進行科技創新和學術競賽。秉承“嚴師出高徒”的理念,認真指導,嚴格要求,注重學生能力培養與習慣養成,指導的7組學生(35人)在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中獲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等好成績。
潛心學術研究,成果服務社會:科研方向緊密圍繞清潔油品生產這一國家重大需求,授權國內外發明專利41項,發表SCI與EI論文60多篇,研究成果實現了工業化,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研獎勵5項,并先后獲學校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和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等支持計劃。
教學管理高效,專家作用突出:擔任化工學院本科教學副院長期間,組織化工專業參加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并獲得通過且有效期6年的好成績,是學校首個通過認證的專業。作為學校2017年本科教育審核評估校內自評專家組的副組長,與校內專家一起完成了3個學院的評估和課程設計專項評估;作為學校、學院兩級教學專家組成員,積極建言獻策,為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做出了貢獻。
孟老師愛崗敬業,以身示范,很好地詮釋了大學教師的“責任、擔當與奉獻”,多次被評為北京市和學校優秀共產黨員,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