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瑛,女,1977年生,教授,博士生導師。2005年博士畢業后留校任教,期間于2008-2009年赴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訪學交流。主要從事材料化學領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主講本科必修課《工程化學基礎》和研究生課程《材料化學》。曾獲北京市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中國石油教育學會教學成果獎特等獎、中國高教學會教學論文三等獎、中國石油和化工聯合會教學研究論文一等獎、北京市優秀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教師;獲校級獎勵和榮譽6項;主持或參加省部級教改項目5項、校級教改8項,主編教材2部,發表教改論文9篇。第一負責人承擔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1項;發表科研論文50余篇,SCI收錄44篇,授權發明專利15件;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項。
【先進事跡摘錄】
張瑛十五年如一日,堅守在本科教學第一線,秉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發展特色,取得突出成效,得到師生一致好評。
一、創新引領,特色發展,開創教育教學新模式
為了充分發揮數理化公共基礎課程對專業人才培養的支撐作用,她帶領團隊成員把國際先進的CDIO教學理念引入到公共基礎課教學中,在國內首創了MPC-CDIO教育教學新模式。經過多年實踐取得了明顯成效,本科生解決實際復雜問題的能力得到顯著提升,數理化學科競賽成績突出,為后續專業學習奠定了扎實的數理化基礎。2015年,她在 “全國部分高校CDIO數理基礎課程教育學術研討會”上做了專題報告,詳細介紹了MPC-CDIO教學模式的改革探索工作,得到了與會專家高度認可。該教學成果獲得2015年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17年中國石油教育學會教學成果獎特等獎和2018年北京市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二、教書育人,潛心科研,培養創新創業新人才
教育教學工作中,她扎根課堂教學,不斷進行教學研究和改革工作,力求精益求精;同時堅持課程思政,做到教書和育人相輔相成。在此過程中,主持或參加省部級教改項目5項、校級教改8項,主編教材2部,發表教改論文9篇,其中1篇發表在工程教育頂級期刊《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上,榮獲2016年中國高教學會教學論文三等獎和中國石油和化工聯合會教學研究論文一等獎。
科學研究工作中,她矢志不渝的圍繞多孔材料開展深入研究,瞄準前沿基礎科學問題,以第一負責人承擔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1項,發表科研論文50余篇,SCI收錄44篇。積極將基礎研究成果轉化為實用技術,授權發明專利15件,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項。
人才培養工作中,她堅持科研促教學,積極將科研成果轉化成教學資源進課堂,將科研實驗室作為重要的人才培養基地,培養了一批優秀創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