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生教授主講運籌學等課程,平均每年講授學時160學時以上,指導本科畢業設計每年3人以上,指導碩士研究生每屆5人以上,指導博士生平均每年不少于1人。主講的《運籌學》課程先后被評為:學校首批品牌課、北京市精品課程、國家雙語示范課程;出版運籌學教材3部,獲學校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和二等獎,《運籌學(第四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張寶生教授發表論文60余篇,其中:用徳文撰寫在國外期刊上發表論文5篇,用英文撰寫在國內外期刊和會議上發表論文20余篇,SCI收錄3篇,EI收錄9篇;出版著作5部,其中德文專著1部;完成教學及科研項目40余項,其中國家級項目4項、省部級項目8項;獲省部級和學校獎勵10余項。
榮譽稱號、獎勵主要包括北京市先進工作者、北京市高等學校學科帶頭人、北京市高校優秀共產黨員、石油高校優秀教師、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首批“教學名師”等。
【名師先進事跡】
張寶生先生在德國柏林工業大學獲博士學位后,于1994年9月來石油大學經濟管理系任教,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懷著對黨、對祖國、對教育事業的忠誠和熱心,以開拓進取、科學嚴謹、勤奮努力、團結合作、樂于奉獻、兢兢業業的作風和態度,取得了突出的業績和優異的成績,為我校經濟管理學科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1)高質量完成了大量的教學工作和人才培養任務
張寶生教授主要從事經營管理決策數量方法方面的教學,主講課程是《運籌學》,此外,還承擔《管理系統工程》、《系統科學理論與方法》、《社會經濟統計學》以及英文課程《Data,Models and Decisions》與《Business Analytics》等。平均每年為校內統招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課程學時160學時以上,在教學工作中,他以其深厚的理論功底、認真負責的教風和精湛的講授藝術,贏得了學生的敬佩贊譽和學校與教學專家們的高度評價,他主講的《運籌學》課程先后被評為學校首批品牌課、北京市精品課程、國家雙語示范課程,這些可充分證明他在教學方面的優秀成績。此外,堅持指導本科畢業設計,承擔工作量均不少于學院人均工作量。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他言傳身教、既注重學業的指導,更注重品格的教育和熏陶,有多位學生被評為“優秀研究生”、獲“優秀畢業論文”獎、IET獎學金等。在工商管理學院,是全院學生最喜愛和最受尊敬的教師之一。
(2)積極進行教學研究,教學研究成果豐富
不僅承擔繁重的教學工作,而且潛心和積極進行教學研究,這是張寶生教授在教學與人才培養方面的極為突出之處。他承擔完成了10余項教學研究項目,包括:《運籌學》國家雙語教學示范課程建設項目、北京市教委教學研究項目“信息管理相關專業綜合實驗系列化與規范化研究”和“商務類課程電子化教學系統研究與開發”、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教學項目“石油經濟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教學內容體系改革研究與實踐”、《運籌學》重點教材建設項目等。獲得教育部雙語教學示范課程、北京市精品課程、北京市先進工作者、北京市高校優秀共產黨員、石油高校首批優秀教師、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首批教學名師、CNPC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等教學成果與獎勵。
(3)承擔大量科研課題,取得顯著科研成果
在完成了大量教學工作的同時,作為課題負責人出色完成了教學與科研項目40余項,其中國家級項目4項、省部級項目8項;獲省部級和學校獎勵10余項。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項目包括: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專題“中東中亞油氣區勘探開發項目風險因素識別與評價”、歐盟能源與環境項目“中國煤層氣生產可行性研究”、國家自然基金“能源價格波動背景下國家能源價格調控策略研究”和“基于ECHO模型的供應鏈產品內分工的涌現機制及其仿真研究”等。
在進行科學研究的同時,既注重面向經營管理實踐,又潛心基礎理論的總結分析,注重科學總結與學術探討,發表論文60余篇,其中:用徳文撰寫在國外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5篇,用英文撰寫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和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20余篇,SCI收錄3篇,EI收錄9篇;出版著作5部,其中德文專著1部。
(4)積極進行學科建設及業務組織管理工作并取得顯著成績
張寶生教授在1996-2004年期間擔任工商管理學院的主要領導職務,在負責教學及相應的管理工作期間,認真負責、積極努力,學院教學及其他工作取得顯著進步,得到了教務處及學校的好評。后期,積極支持新的院領導班子的工作,積極承擔并出色完成學科建設工作,作為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和學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學院教學專家組組長和學校教學專家組成員,在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點創建、教學質量提高等方面為學院的教學和學科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