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文,男,1966年1月生,山西大同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科學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擔任本科生學位必修課程《測井資料地質解釋》、《測井資料采集、處理與解釋》和研究生課程《測井地質學》的教學工作。獲省部級教學成果獎1項,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4項,二等獎3項,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優秀教師。近年來先后主持了50余項科研項目,包括10項國家級攻關項目,5項省部級重點項目和30余項橫向科研合作項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在AAPG Bulletin、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和石油勘探與開發等期刊上發表論文80余篇、編著《測井地質學》教材1部,2005年被教育部推薦為全國研究生教學用書、合著專著9部。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9次。
【先進事跡】
投身教學一線,打造精品課程。自1990年任教以來,先后為本科生主講過《測井資料采集、處理與解釋》、《測井資料地質解釋》和《測井資料解釋大作業》等課程。為研究生主講《測井地質學》等課程。在長期教學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教學效果顯著,主講課程獲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精品課1項。
注重教學研究,推進實踐教學改革。投身教學一線,長期堅持教學改革。主持4項教改項目,參加4項教改項目,獲教學類獎勵7項。負責構建了校內實踐教學平臺和企業實踐實訓平臺。其中“數字巖心實驗教學系統”實現了“把油田巖心庫搬到了學校實驗室”。實體巖心實驗室實現了“把野外地質剖面搬到了實驗室”。地球物理資料地質解釋應用平臺則實現了“把油田工作站搬到了學校實驗室”。本科生實現了測井原理與方法—測井資料地質解釋—測井地質解釋大作業一體化的教學方式。而與克拉瑪依工程師學院合作搭建的本科生卓越班實踐實訓平臺,形成了特色鮮明的“一個核心、兩類基地、三段培養課程、四大模塊課程”的多元化培養模式。
教學與科研結合,促進教學革新。教研并重,實現教學與科研相互促進。近年來主持了50余項科研項目,在國內外著名期刊發表80余篇論文。立足于學科前沿,吸取國內外最新理論技術成果,將其運用到教學實踐當中。并及時把科研成果融進課堂,更新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效果。
立足教學實踐,編寫優秀教材。主編《測井地質學》等教材,參編《沉積巖石學》和《儲層表征與建?!返冉滩?。獲省部級教材獎勵1項。
甘于奉獻為學生、注重青年教師培養。執教二十余載,以扎實的教學功底,嚴謹的教學態度,親切的教學方式將全部的心血奉獻給了祖國的石油教育事業。做好青年教師的傳幫帶,指導的3名年輕教師目前均可主講《測井資料地質解釋》等多門課程。同時作為院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在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上對年輕教師進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