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運籌學
課程類型:專業課
課程負責人:張寶生
課程簡介:該課程最初為市場營銷專業本科生開設,后擴展到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國際經濟與貿易、市場營銷、能源經濟、財務管理、會計學和數學及應用數學等本科專業。通過學習該課程,讓學生深入理解運籌學所反映出的系統科學思想,掌握線性規劃、對偶規劃、運輸模型、動態規劃、圖與網絡分析、網絡計劃、存儲模型等各部分運籌學內容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等,領會運籌學在分析與解決實際經營管理決策問題中的方法思路,通過通過案例分析訓練和軟件應用演練,培養學生進行較復雜問題的求解分析能力和學術性探索思維,實現素質能力的提階升級。課程先后被評為學校首批品牌課(2002)、北京市精品課程(2008)、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2010)和精品視頻公開課(2013);編寫出版《運籌學》教材第二版(2000)、第三版(2005)和第四版(2010),分別獲校教學成果二等獎(2004)、一等獎(2007),中國石油石化聯合會優秀教材二等獎(2013),北京市精品教材(2011);北京高校優質本科教材(2019);運籌學全方位課程建設成果于2018年獲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2019年底,運籌學教材作為“北京高校優質本科教材課件”立項。2020年,該課程獲批北京市高校優質本科課程(重點建設項目)。
課程特色:
1 “精心設計、精美傳授、精品成果”——持續求精的課程建設與教學理念
20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始終堅持“系統規劃 + 追求卓越”原則,并將其升至“人才培養使命感”理念高度。這一理念表達為“精心設計、精美傳授、精品成果”,其循環提升形成“持續求精”進程?!熬脑O計”是是基本原則,體現教學內容的系統性設計與創新升階;“精美傳授”是總體要求,體現教學方法綜合性運用與特色強優;“精品成果”是永恒追求,體現課質求精與學生素質提升融合共進。本課程所取得的成果是這種“持續求精”的成效。
2 “牢基礎、強能力、提素養”——逐級升階的課程目標
培育學生進行“事理”探究的科研與人文素養是最高階目標,通過恰當的思政環節,使學生的全局、系統和優化意識得到提升;通過案例分析和軟件應用訓練,培養學生進行較復雜問題的分析能力和學術性探索思維;通過對基礎知識的深度學習,奠定具有數量分析特點的管理科學理論基礎,形成自主學習、辨非質疑、述情析理的知識支撐。
3 “問題導向、基礎保強、科研促教”——持續創新的課程內容
每個模塊都設計了對應的經營管理決策類引例,如生產計劃、物流配送等。在分析解決這些具體問題中,學生對運籌學理論方法和軟件使用有更深理解。引入較為復雜的案例,這些案例來自科研成果,面向管理實踐,教學內容因此不斷更新升級。形成由典型示例引入、向一般原理展開,提升到解決復雜問題和科研思維訓練的高度,顯示出模型在經營管理決策中的應用這一特色。
4 “案例載體、軟件支持、研討模式”——綜合一體的教學方法
分組研討是本課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模式,使這一方法具有生命力的核心載體是案例分析。案例來自科研和管理實踐,能有效引發學生興趣和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復雜問題的求解計算需要軟件支持,教會學生利用合適的軟件進行求解計算分析便成為高質量研討教學的支持基礎。
5 “模型構建、求解算法、綜合分析”——分段升級的課程教學思路
每個課程模塊教學都分為“建模-求解-分析”三階段進程。根據實際問題構建運籌學模型,通過求解分析進一步理解模型與原理,求解計算后,再就經濟管理理論分析和條件變化的靈敏度分析等。學生既得到求解分析復雜問題的鍛煉,又加深對相關理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