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沉積巖石學
課程類型:專業課
課程負責人:朱筱敏
課程簡介:《沉積巖石學》是國家一流專業“資源勘查工程”和“地質學”的核心專業基礎課,主要針對本科二年級學生掌握扎實的沉積巖石學涉及的母巖風化、沉積物搬運和沉積作用等基本理論知識,形成較強解決實際“定巖定相”地質問題的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培養學生深度分析、大膽質疑、勇于創新的精神和能力。該課程是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品牌課程和重點建設的精品課程,也是學校雙一流學科“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工程”以及“地質學”等一級博士學科的重要支撐課程。課程建設歷史悠久,1953年在北京石油學院便開設了該課程。以老一輩沉積學家吳崇筠、馮增昭、趙澄林和在崗教師朱筱敏教授為首的多代教師團隊為此付出了艱辛努力,1958年編著出版了中國第一本《沉積巖石學》教材,后來還出版了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的第二版和多次獲得省部級教學成果獎的第三版、第四版教材。申請者1990年開始講授該課并于2002年被評為校級品牌課,2007年被評為北京市和國家精品課程,2013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近年來,圍繞石油勘探戰略和國家能源安全,服務國家“深層、深地、深水”油氣勘探和“非常規油氣勘探”戰略目標,以學生為中心、培育鐵人精神、重塑教學內容、混合教學方法,取得了受學生喜愛的教學效果,2019年獲批北京市高校優質本科課程(重點建設項目)。
課程特色:
1. 使命驅動研討式教學
2018年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達到70%。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大力提升國內勘探開發力度,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如何將國家能源戰略目標與本課程教學有機結合,我們倡導提出國家使命驅動、以學生為中心的研討式教學。在知識傳授過程中,通過與國家油氣勘探密切相關的專題啟發研討,激發學生愛國創業的學習興趣。該教學方法能夠反映學科進展、圍繞國家目標和教學難點,循序漸進的系統討論,強化了教學成效,受到大家歡迎。
2. 全方位實驗實訓教學
根據課程教學具有理論聯系實際、多樣化特點,以油氣勘探難題為導向,建設了完善的全方位實訓教學體系。實踐教學包括分班分組的沉積巖實驗課、中國地質博物館的參觀和北京西山野外現場教學研討,撰寫實習報告,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還與中國石油大港油田等企業建立了國家級實訓基地,到油田觀察描述巖心,了解油田勘探開發遇到的難題。
3. 科教融合案例式教學
20多位教學團隊成員還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獲得了多項國家級科研獎勵,發表了高水平論著。我們將這些科研成果引入到課堂、將典型巖心、鏡下和地球物理資料引入到教材、將實際難題引入到學生科技創新活動中。我們實施了優秀學生導師制、鼓勵二年級本科生進入教師課題組參加基礎研究工作,或通過科技創新研究,充分利用野外露頭、巖心、測井和地震資料,開展沉積巖識別、沉積相判斷等工作,針對實際問題開展分析,提高了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挖掘創新潛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