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給第三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大學生重要回信精神,根據《教育部關于舉辦第九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通知》文件要求,學校于5月底啟動校內選拔賽,6月29日成功舉辦校賽決賽。
校賽以“我敢闖,我會創”為主題,共吸引372個項目團隊報名參賽,經過激烈角逐,101個團隊進入校賽決賽,最終高教主賽道和“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共評選出50個優勝團隊,其中8個團隊獲得一等獎,16個團隊獲得二等獎,26個團隊獲得三等獎?,F將本次大賽獲獎名單公布如下:
獎項 |
組別 |
項目名稱 |
負責人姓名 |
項目掛靠學院 |
指導教師 |
一等獎 |
本科生創意組 |
深測智評——深層、超深層復雜油氣探測與智能評價平臺 |
劉藝卓 |
地球物理學院 |
趙培強、陸杭波、王天、廖廣志、肖立志、毛志強 |
本科生創意組 |
深海裝備健康管家——助力油氣生產智能安全運維 |
翟夢璇 |
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 |
張鳳麗、王金江 |
研究生創意組 |
烯源未來——流化床丙烷脫氫產業領航者 |
夏明佶 |
理學院 |
宋衛余、劉堅、徐春明、王天、鄧秀煥、張鵬 |
研究生創意組 |
氫儲未來——固態儲氫全產業鏈布局先鋒 |
李澤辰 |
新能源與材料學院 |
李永峰、車賽、張嵩、周凌希、劉峰 |
本科生初創組 |
流能科技——新體系長時儲能鎳鋅半固態液流電池領航者 |
吳迪 |
新能源與材料學院 |
徐泉 |
研究生初創組 |
華創管科——油氣管網健康狀態智慧醫生 |
張東 |
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 |
劉嘯奔、鞠斌杰、王昊 |
紅旅創意組 |
廢盡其用:農村包袱變綠色財富——“資源化處理區域廢棄物”助力鄉村振興 |
張靜蕾 |
新能源與材料學院 |
李葉青 |
紅旅公益組 |
安瀾微光——筑起守護青少年安全的燈塔 |
田昊 |
石油工程學院 |
金鐳、沈慶寧、劉東東、肖亞楠、劉衡升 |
二等獎 |
本科生創意組 |
巖石智能鑒別平臺aiRock |
孔黃帥 |
理學院 |
董少群、曾聯波、王天 |
本科生創意組 |
茵赫數智科技——開創天然氣熱值智能計量時代 |
胡晶晶 |
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 |
蘇懷、左麗麗、張勁軍 |
本科生創意組 |
“熱蓄萬能”安全環保低碳的溫差熱介質儲能電池 |
葉和樽 |
理學院 |
林春丹、鄭樹啟、楊東杰、張萬松、楊振清 |
本科生創意組 |
華模智造——國內工業裝備智能設計系統領航者 |
陳子敏 |
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 |
顧繼俊、楊進、魯強、鄧秀煥、劉曄 |
本科生創意組 |
鋰儲科技——儲能電池用高性能磷酸鐵鋰材料的開拓者 |
張田慧 |
新能源與材料學院 |
張嵩、黃國勇、劉峰、王春霞、溫嘉瑋 |
本科生創意組 |
大鵬智航——軟體無人機新天地 |
董雙琦 |
理學院 |
劉子龍、王天、馬躍 |
研究生創意組 |
源匯碳封——碳中和下CO2地質封存與高效利用一體化實施平臺 |
宋子揚 |
地球科學學院 |
姜福杰、楊磊磊、金鐳、姜振學、王茹 |
研究生創意組 |
石創科技——碳封存泄露堵劑產業的先行者 |
鄧佳男 |
理學院 |
張瀟 |
研究生創意組 |
氣運“衛”來——基于物聯網的燃氣管道智能監測管理系統 |
王子怡 |
石油工程學院 |
李靖,吳海榮,肖亞楠,東曉虎,孫文苑,鮮成鋼 |
研究生創意組 |
油氣之“眼”——海洋平臺智能巡檢機器人及監測系統領航者 |
徐東升 |
安全與海洋工程學院 |
楊進、顧繼俊、趙凱、方百會、殷啟帥、李茂粟、李磊、趙思源 |
研究生創意組 |
油“智”中華——開創成品油管網智能運行新紀元 |
杜漸 |
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 |
梁永圖、廖綺、徐寧 |
研究生創意組 |
鷹眼AI賦能焊縫底片智能化評定 |
徐魯帥 |
安全與海洋工程學院 |
董紹華、張行、方百會 |
研究生創意組 |
無人監管一一大數據時代計量器的領軍者 |
張文濤 |
石油工程學院 |
程林松、曹仁義、薛永超 |
紅旅創意組 |
故里紅安,新鄉富縣 |
解慶瑩 |
理學院 |
劉子龍、王天 |
紅旅創意組 |
沼中送碳 |
于雅婷 |
新能源與材料學院 |
李葉青 |
紅旅公益組 |
再現鐵人——基于虛擬現實技術打造沉浸式體驗紅色教育基地 |
雷子儒 |
理學院 |
楊東杰、王天、張樂、吳雙 |
三等獎 |
本科生創意組 |
智密物聯——全程可視化監管物流安全的領先者 |
鄭美茹 |
理學院 |
馬躍、岳長濤、陳亮、胡曉東、吳雙 |
本科生創意組 |
新墨科技——退役鋰電池石墨負極綠色再生開拓者 |
陳妮 |
化學工程與環境學院 |
楊旺、李永峰、李明、金鐳 |
本科生創意組 |
波光探微——管道天然氣品質檢測 |
金美萱 |
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 |
劉震、姬忠禮、常程 |
本科生創意組 |
觀渺察隙——納米維度監測儀 |
李榆晴 |
理學院 |
劉子龍、王天、陳君青、張樂 |
本科生創意組 |
智能數字露頭分析平臺aiFrac |
傅鎧鋒 |
理學院 |
董少群、許韜、張樂 |
本科生創意組 |
智慧地球“充電熱寶”—— 地熱能開采智能優化設計與調控軟件平臺 |
王佳睿 |
碳中和示范性能源學院 |
武曉光、宋先知、黃中偉、王高升、張海霞、于富海 |
本科生創意組 |
鋰創綠氨——連續式鋰介導電化學合成氨全球領航者 |
李雪穎 |
經濟管理學院 |
孫暉、齊繼國 |
本科生創意組 |
智海存碳——海洋地質固碳智能評估與監測系統 |
李軍 |
地球科學學院 |
徐朝暉、金鐳、王茹、劉鈺銘、王思聰 |
本科生創意組 |
麥穗兩歧——麥秸智控簡潔造粒領航者 |
吳佳樂 |
地球物理學院 |
陸杭波、王天、葉鵬 |
研究生創意組 |
石化行業戰略金屬資源循環利用 |
張文潔 |
新能源與材料學院 |
黃國勇、張嵩、溫嘉瑋、劉峰、王春霞 |
研究生創意組 |
基于超臨界CO2同步壓裂的高效智慧分流裝置 |
郝強 |
非常規油氣科學技術研究院 |
鮮成鋼、李曹雄 |
研究生創意組 |
綠色工業的動力——基于治霾減碳的能源開采新技術 |
李龍瑄 |
非常規油氣科學技術研究院 |
呂其超、戴兵、劉子龍、詹洪磊 |
研究生創意組 |
光子燃氣——天然氣管道顆粒物監測領航者 |
焦文磊 |
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 |
劉震、姬忠禮 |
研究生創意組 |
孵烯科技——新型石墨烯抗電磁污染膜綠色制備的開拓者 |
張晨 |
化學工程與環境學院 |
楊旺、李永峰 |
研究生創意組 |
智稠雙碳——智能技術驅動稠油低碳開采 |
黃耀煒 |
石油工程學院 |
呂曉聰、東曉虎、王敬、劉慧卿、劉東東、肖亞楠 |
研究生創意組 |
清能巖心科技 |
張丹陽 |
經濟管理學院 |
齊繼國、鄧秀煥、朱義清、紀爽、沈慶寧、趙葉黎 |
研究生創意組 |
面向非常規油氣能源高效開發的大數據智能平臺建設與應用 |
吳名亮 |
石油工程學院 |
肖聰、馬新仿、張土誠、陳志明 |
研究生創意組 |
國納油氣——新型高分辨率油氣開采行業開創者 |
李可新 |
新能源與材料學院 |
詹洪磊、苗聽揚、趙昆、呂其超 |
本科生初創組 |
友小淘——青年鄉村振興平臺 |
唐舒靜 |
安全與海洋工程學院 |
李茂粟 |
研究生初創組 |
岳峰能躍——油泥處理綠色轉型領跑者 |
王金可 |
理學院 |
岳長濤、馬躍、王天、劉子龍、陳亮 |
紅旅創意組 |
遺韻新風——一針一線繡底蘊,一絲一縷繡中華 |
張仁婕 |
經濟管理學院 |
朱義清、周學智、鄧秀煥、紀爽、胡銳 |
紅旅創意組 |
南石風花——鮮切花產業整合拉動鄉村振興進度條 |
徐盛馨 |
地球物理學院 |
陸杭波、付強、葉鵬 |
紅旅創意組 |
赴“云嶺之南”打造己衣旅游勝地帶動鄉村振興 |
戴昀珊 |
地球科學學院 |
王茹、金鐳、姚夢竹、王思聰、劉俊鑫 |
紅旅創意組 |
采梨東山下——全產業鏈融合賦能軍莊鎮東山村振興 |
章姝 |
經濟管理學院 |
紀爽、鄧秀煥 |
紅旅公益組 |
石子筑夢團——支教扶貧路,無悔青春行 |
吳曉玥 |
地球物理學院 |
陸杭波、付強、葉鵬 |
紅旅公益組 |
青語京聲——以戲曲助力青年人文化傳承與發展 |
張益博 |
經濟管理學院 |
唐建南、韓瑾、姜曉云、胡銳、紀爽、周學智、呂長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