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堅持服務國家能源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需求,深化創新創業教育綜合改革,將“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加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作為主要任務列入了“十三五、十四五”規劃,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圍繞創新人才培養使命,立足行業特色和學科優勢,培養具有石油情懷、專業素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國際視野的能源領域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撐、技術支撐、文化支撐和思想支撐。學院圍繞“增強學生創新能力,強化學生創業意識”的這條主線,把握“改革人才培養機制和建立產學研協同育人體系”兩個支撐點,通過打造“全方位”特色教育平臺、“全覆蓋”創新訓練平臺、“全天候”創業實踐平臺和“全過程”文化引領平臺四個平臺,形成了“一線、兩支撐、四平臺”的創新創業實踐育人體系。


成立創新創業教育和教學工作領導小組,13個相關職能部門圍繞主線統籌聯動,打造校院兩級創新創業工作體系。2022年成立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創新創業教育學院,作為學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專門的機關職能部門,在學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開展工作,牽頭統籌、安排、協調、考核、評估全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教務處、研究生院、學工處、團委、就業指導中心、工程訓練中心及各學院作為創新創業工作委員單位指導、監督及協助創新創業教育學院工作。各學院成立就業創業工作小組,打造校院兩級創新創業工作體系,統籌開展學生創新創業工作。

學校成立創新創業教育學院并統籌資源建設了從宏觀到圍觀多層次產學合作機制。
宏觀方面,與企業共建了5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和校內仿真實踐教學平臺、雙創工作室以及高水平學科競賽平臺,開展工程實踐創新訓練。通過校企強強聯合建設基地,形成了緊密的協同創新伙伴關系,將學校的學科及師資隊伍優勢、科研優勢與企業的工程技術優勢、技術專家隊伍的優勢有機結合,推進了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過程。

微觀方面,引導科研促進教學,轉化為教學內容和條件,每年組織修訂課程教學大綱、編寫修訂教材、實驗室建設立項,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內容、實驗設備和項目開展校內創新訓練。緊密結合科研工作,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要求要求教師為學生提供科技創新項目,舉辦了系列國際性學科競賽品牌賽事,聘請了近300名企業“雙導師”進課堂授課,指導實習、畢業設計、競賽等,形成了各種優勢教育資源的聚集向人才培養優勢的轉化。

建立深度滲透的產教、科教融合,實踐與雙創融合的人才培養機制。堅持產學合作,與各石油石化企業共建學生聯合培養基地200余個,深化產教融合改革。每年組織學生參與科技創新立項,挖掘并培育以科研項目為基礎的創新創業項目,采用以“項目驅動”為核心的科教融合人才培養改革。

開展“多學科聯合創新創業實驗室”建設工作,組建由不同學科學生組成的創業團隊102個,促進優勢學科資源與創新創業實踐相結合。建設覆蓋能源領域上中下游的能源學科競賽群,拓展學科育人功能,進一步增強“以賽代練”實效。2016年以來舉辦了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勘探地球物理大賽、全國油氣地質大賽、中國海洋工程設計大賽、全國能源翻譯大賽、新能源創新創業大賽和全國大學生營銷創意與實踐大賽共計22次,累計吸引10萬余名全球學子、4000余名專家教授和200余個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參與,產出專利、論文成果近70項。


探索培養具有交叉學科背景的復合型人才的途徑,2018年設立創新創業輔修微專業,由理論基礎課程、能力提升課程、定向發展課程三部分組成,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授課方式,設有跨學科的導師團隊,涉及計算機、新能源、工商管理等領域,在課程設置上包括教學、培訓、比賽和創業實踐四個環節,強調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創新創業知識和能力的全面培養,已累計培養近300名學生,預計“十四五”期間總計培養2000名學生。改革教學方法,工科專業開設至少6學分課程設計,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創新性實驗項目的課程比例達80%,實現各實驗室時間、設備、項目等全方位開放。強調結合生產實際做畢業設計,各專業每年開出約600個實驗項目,綜合性、設計性、創新性實驗占51%。

面向能源領域工程原始創新,按照“專業興趣-創新能力-創新成果”逐級遞進,本博一體化設計課程體系、實踐創新體系;一對一導師制,引導學生早進科研團隊開展創新創業能力鍛煉;以校企聯合承擔的能源領域國家重大項目為依托,以原創性的學術創新成果為學位授予主要標準,科教融合培養具有家國情懷、批判性思維的學術拔尖創新人才。


學校建成了“面向全體(本科生、研究生)、融入專業(工科、文科、理科)、強化實踐(校內、校外)、形式多樣(線上、線下)”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集群,各專業設置了由綜合性設計性創新性實驗,虛擬仿真實驗,工程基礎訓練課程,項目研究實踐課程,競賽、創業實踐課程構成的逐級挑戰的課程體系。開設了學科前沿課、學科平臺課和工程實踐課等70余門創新創業類課程,形成校內教師講理論、企業專家講案例、國外專家講前沿的教育模式。拓寬線上教育資源,2020年學校聯合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聯合組織開展了6期“三校創新創業‘云’課堂”,累計吸引1200余名學生在線聽課。


完善了“學校-北京市-國家”三個層次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體系,落實創新創業訓練納入“第二課堂成績單”,搭建了全流程、覆蓋式、綜合性創新訓練平臺。學校系統實施創新創業項目訓練。近五年,學生共完成1766項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參與學生5000余人次,有70%的一流專業在校生在畢業前至少參加過一次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參與教師近2000人次,年均90項成果轉化為高水平創新創業項目。

建設“服務學生、校企合作、專創融合”的創業實踐基地。建成包括大學生就業創業訓練基地、車庫商圈、校企合作創新工作室和創業孵化園的“石創空間”創業園。形成了“三平臺(雙創大學生成長平臺、雙創大學生交流實踐平臺、雙創孵化服務平臺)、三體系(雙創教育及實訓體系、雙創教師服務體系、雙創活動推介展示體系)、三保障(硬件保障、經費保障、制度保障)”的創業園運行機制,以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及能力、培育具有企業家精神的創新創業人才為宗旨,累計孵化創業團隊65個,在孵創業團隊37個。

學校已經制定創新創業教育質量標準,在本科培養方案中規定,所有專業學生均需完成創新創業通識類課2學分,工科專業開設至少6學分課程設計。在第二課堂中設置創新創業實踐必修學分,在完成2學分基礎上,溢出學分(不超過4學分)可以用來替代專業選修學分,出臺了學分認定辦法和實施細則,形成了創新創業學分積累與轉換制度。在學校專業認證和審核評估檢查中嚴格落實此質量標準,使學生的創新創業知識能力素養得到有效提升。

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立足行業特色和學科優勢,圍繞培養具有石油情懷、專業素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國際視野的能源領域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這一目標,積極扶持創新創業類社團,發揮“輻射”效應;加強宣傳報道,突出典范引領作用;組建“1953校友俱樂部”,建立“創石大”創業人才庫和“創業校友聯盟”,發揮各類校友平臺的交流學習、資源共享作用。連續五年舉辦創新創業文化周等系列活動,開設由院士講授的“崇尚科學精神,規范學術行為”系列講座,僅2020年就舉辦6次。年均舉辦60余場創新創業沙龍和講座,參與學生達5000余人次,營造濃厚的創新創業文化氛圍。


1、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創新成果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提供有力支撐
截止2022年,創新創業課程進入全部專業培養方案,創新創業教育嵌入到全部專業教學計劃、課程內容等環節,參加各類競賽的本科生覆蓋面達95%以上。學校建成“學校-北京市-國家”三層次一體化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體系,近三年共結題國家級項目166項,省部級項目261項,校級項目402項。在校大學生創業團隊數量、創業學生數量近五年來分別增長4.4倍、5.8倍。
學生在挑戰杯、互聯網+等創新創業大賽和各類學科競賽中獲得國家級獎項1466項,省部級獎項2132項,獲獎數量以平均每年10%的比例增長,其中互聯網+賽事國家級獎項9項,省部級獎項75項,挑戰杯、創青春賽事國家級獎項13項,省部級獎項115項,另有11支團隊獲北京地區高校優秀創業團隊稱號。
師生共創成果打破多項國外技術壟斷,近五年,師生共同署名的發明專利1800余項,基于專利成果轉化項目900余項,合同額超過6.4億元,解決了油氣行業安全鉆井、清潔油品生產、高效開采輸運等領域的“卡脖子”關鍵難題,工程人才培養質量走在全國前列。

2、產生了良好示范效應和輻射作用,為其他高校提供了可借鑒的育人模式
我校發起并舉辦了全國石油高校創新創業訓練營,北京化工大學、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承德石油高等??茖W校、東北石油大學、遼寧石油化工大學、西安石油大學、西南石油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等全國8所石油石化高校來我校調研學習。
以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為代表的能源學科競賽群,開創了將學習、研究、競賽、實踐有機結合的學科競賽模式,國際石油工程師協會(SPE)是全球石油領域最為著名的學術組織,其主席Giovanni Paccaloni先后兩次參與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相關活動,并稱贊賽事是中國石油教育界“閃亮的星星”。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借鑒了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創辦了全國大學生油氣儲運工程設計大賽。

3、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得到上級單位充分肯定
學校先后獲評教育部“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科技部“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北京地區高校示范性創業中心”、“北京地區高校大學生創業園高校分園”和“北京市青年文明號集體”。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系列活動入選教育部“全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活動”;學校“‘一線、兩支撐、四平臺’創新創業實踐育人體系的構建與實施”入選了教育部首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大學生就業指導》入選2021年北京高校就業創業金課;1篇論文獲2018年首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聯盟年會論文一等獎。
2019年教育部官網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打造“四全”平臺穩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為題,報道我校創新創業實踐育人的經驗做法。2019年時任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蒞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調研指導工作,期間考察大學生就業創業訓練基地,給予高度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