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舉辦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4)的通知》(教高函〔2024〕9號)精神,持續發揮“百國千校千萬人”大平臺作用,打造共建共享、融通中外的創新盛會,現邀請全球優秀青年積極參加比賽,具體通知如下:
一、參賽要求
1.參賽項目能夠緊密結合社會需求,培育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制造業、農業、衛生、能源、環保、戰略性新興產業等轉型升級,促進數字技術與教育、醫療、交通、金融、消費生活、文化傳播等深度融合。具體參賽項目類型可咨詢邀請的中國高?;虼筚惡M夂限k賽伙伴。
2.參賽項目應弘揚正能量,須真實、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違反法律法規的內容。項目所涉及的發明創造、專利技術、資源等必須擁有清晰合法的知識產權或物權;如有抄襲盜用他人成果、提供虛假材料等行為,一經發現即刻取消參賽資格、所獲獎項,并自負一切法律責任。
3.參賽項目應選擇符合要求的組別報名參賽。參賽團隊須在報名系統中將項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時如實填寫提交。已獲往年大賽總決賽各賽道金獎和銀獎的項目,不可報名參加今年大賽。
4.參賽人員年齡不超過35歲(1989年3月1日及以后出生)。
二、參賽方式
大賽以團隊為單位報名參賽。允許跨校組隊,每個團隊的成員不少于2人,不多于15人(含團隊負責人),須為項目的實際核心成員。
參賽團隊所有成員須為具有國外普通高等院校學籍的在校生或畢業5年以內的畢業生(即2019年之后的畢業生,下同),參賽申報人須為團隊負責人,根據團隊負責人的國外院校學籍或學歷確定參賽團隊所代表的參賽學校,且代表的參賽學校具有唯一性。國外院校是指設立在國外、有獨立辦學資質、可獨立授予學生國外學歷或學位的普通高等學校及??圃盒?。具有國外院校學籍是指已在國外院校注冊、且具備獲授國外院校學歷或學位的資格。
根據參賽申報人所處學習階段,項目分為本科生組、研究生組。根據項目發展階段,本科生組和研究生組均內設創意組、創業組,請各推薦院校指導項目填報參賽類型。
具體參賽條件如下:
(一)本科生組
1.創意組。參賽項目具有較好的創意和較為成型的產品原型或服務模式,在2024年4月29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類登記注冊。參賽申報人須為項目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及成員須均為在校本科生或??粕?。
2.創業組。參賽項目須已完成工商等各類登記注冊(在2024年4月29日前注冊)。參賽申報人須為項目負責人且為參賽企業法定代表人,須為在校本??粕?,或畢業5年以內的本??茖W生。
(二)研究生組
1.創意組。參賽項目具有較好的創意和較為成型的產品原型或服務模式,在2024年4月29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類登記注冊。參賽申報人須為團隊負責人,須為在校研究生。項目成員須為在校研究生或本??粕?。
2.創業組。參賽項目須已完成工商等各類登記注冊(在2024年4月29日前注冊)。參賽申報人須為項目負責人且為參賽企業法定代表人,須為在校研究生,或畢業5年以內的研究生學歷學生。
三、賽事安排
國際參賽項目參加今年大賽高教主賽道比賽,與高教主賽道中國大陸參賽項目和中國港澳臺地區參賽項目同場評審,分類排名。按照資格審核、網絡評審、現場比賽三個階段,由大賽組委會統一組織。
1.資格審核(2024年8月1日—8月15日)。針對評審規則涉及的主要評審要點,大賽組委會對報名的國際項目的參賽資格和材料完備性進行審核。
2.網絡評審(2024年8月16日—8月31日)。對資格審核合格的項目進行多輪網絡評審,其中最后一輪為總決賽評審。
3.現場比賽(2024年10月)??倹Q賽評審的優勝項目參加大賽總決賽的現場比賽。如無法現場參賽,總決賽的答辯評審將以線上路演方式進行。
四、獎項設置
國際參賽項目共產生500個項目入圍總決賽評審,評選其中的150個項目入圍總決賽現場比賽,從中篩選出50個項目獲得金獎,其余100個項目獲得銀獎。參加總決賽評審但未能入圍總決賽現場比賽的其余350個項目獲得銅獎。
獲獎項目將由大賽組委會頒發獲獎證書。晉級冠軍爭奪賽的國際參賽項目可根據比賽成績獲得相應現金獎勵。
獲得金獎項目的指導教師為“優秀創新創業導師”(限前五名),并為合辦賽伙伴設立“國際項目組織獎”。
五、參賽報名
注意:在系統填報的時候,請正確填寫推薦院校名字:中國石油大學(北京)(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1.國際參賽項目請登錄全球青年創新領袖共同體促進會(PILC)官網(網址:https://www.pilcchina.org/)注冊報名并提交參賽材料。報名系統的開放時間為北京時間2024年6月16日0點,截止時間為北京時間2024年7月31日24點。
2.參賽項目必須提供PPT形式的商業計劃書,可自行選擇是否提供Word形式的商業計劃書或1分鐘視頻作為輔助資料。為便于評審,所提交的商業計劃書請轉換為PDF格式再行上傳。
3.為便于審核參賽資格,所有參賽團隊成員必須在報名截止日期前提交學籍學歷證明或持股證明。有指導教師的團隊,須同時在報名系統填報指導教師信息。
4.所有參賽材料和現場答辯原則上使用中文或英文,如有其他語言需求,請聯系大賽組委會。
5.為了便于輔導,請有意向報名的項目團隊將負責人信息、聯系方式及項目材料發送至ciee_cupb@163.com,后續我們將聯系團隊做好備賽工作。
六、評審規則
今年大賽評審規則和更多說明請登錄“全國大學生創業服務網”(https://cy.ncss.cn)或全球青年創新領袖共同體促進會(PILC)官網(https://www.pilcchina.org/)查看具體內容。
七、組委會聯系方式
1.全球青年創新領袖共同體促進會(PILC) 范智
聯系電話:0086-13581973690
電子郵箱:info@pilcchina.org
地址:北京朝陽區特立奧森國際體育文化中心28號幢
郵編:100101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學生服務與素質發展中心 曲晨
聯系電話:0086-10-68352281
電子郵箱:jybdcw@chsi.com.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18號金貿大廈C3座
郵編:100044
3.上海交通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 黃凱鋒
聯系電話:0086-21-34203724
電子郵箱:cicsic@sjtu.edu.cn
地址:上海市閔行區東川路800號
郵編:200240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綜合處 曹原
聯系電話:0086-10-66097814
電子郵箱:internetplus@moe.edu.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大木倉胡同37號
郵編:100816
八、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聯系方式
創新創業教育學院 余赟
聯系電話:010-89734144
電子郵件:ciee_cupb@163.com
創新創業教育學院
2024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