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業簡介
電子信息工程是一門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電子信息類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為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培養具備電子技術和信息系統的基礎知識和應用能力,能從事各類電子設備、信息系統、廣播電視系統的研究、設計、開發、應用和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畢業生具備較堅實的現代電子信息技術,廣播電視技術和信息系統的應用知識和技能。熟悉電子信息工程方面的新學科與新技術,具有研究、設計、開發、管理、應用集成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基本能力,并具有初步技術經濟分析,企業管理和電子商貿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二、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滿足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符合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認證標準,具有國際化視野、團隊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畢業生具備寬厚的電子技術和信息處理領域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掌握電子信息類產品綜合集成和系統設計方法,能夠解決電子信息系統研發過程中的復雜工程問題。畢業生能夠勝任電子技術與信息處理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產品設計、應用開發、系統運營和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期望畢業生通過 5 年左右實際工作的鍛煉,成長為電子信息工程領域科研、設計、生產等崗位的技術骨干和管理人才,達到以下能力:
1.具有獨立從事各類電子技術和信息處理研究、開發、生產和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并能統籌考慮社會、法律、環境等多種非技術因素進行電子信息系統綜合設計;
2.具有跟蹤電子信息技術科技前沿和判斷行業發展趨勢的能力,在電子技術和信息處理研究、開發、生產和管理等工作中能夠針對新技術設計可行方案;
3.具有溝通、團隊合作和終身學習能力,具備工程項目管理與協調能力;
4.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質,遵守職業道德和規范,有意愿并有能力服務社會。
三、畢業要求
(一)知識和能力要求
1.掌握數學、自然科學、工程圖學等基礎知識,掌握電路與電子線路、信號與信息處理、電磁場與電磁波、計算機技術、傳感測試技術等專業知識,并能夠將所學知識用于解決信息獲取、傳輸和處理等電子信息工程領域中的復雜工程問題。
2.能夠應用數學、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的基本原理,并借助文獻輔助對電子信息工程領域中的復雜工程問題進行系統表達和研究分析,以獲得有效結論。
3.能夠針對電子信息工程領域中的復雜工程問題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設計滿足特定需求的功能模塊或系統,并能夠在設計環節中體現創新意識,考慮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環境等因素。
4.能夠基于科學原理并采用科學方法對電子信息工程領域中的復雜工程問題進行研究,包括設計實驗、分析與解釋數據、并通過信息綜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
5.能夠針對電子信息工程領域中的復雜工程問題,開發、選擇與使用恰當的技術、資源,充分利用現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術工具,對復雜工程問題進行模擬與預測,并能夠理解其局限性。
6.能夠對工程相關背景知識進行合理分析,評價電子信息工程領域中的工程實踐和復雜工程問題解決方案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響,并理解應承擔的責任。
7.能夠理解和評價針對電子信息工程領域中的復雜工程問題的工程實踐對環境、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8.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能夠在電子信息工程領域實踐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職業道德和規范,履行責任。
9.能夠在多學科背景下的團隊中承擔個體、團隊成員以及負責人的角色。
10.能夠就電子信息工程領域中的復雜工程問題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眾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包括撰寫報告和設計文稿、陳述發言、清晰表達或回應指令。并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
11.能夠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與經濟決策方法,并能在多學科環境中應用。
12.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有不斷學習和適應發展的能力。
四、主干學科
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
五、專業核心課程
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子技術基礎、電磁場、高頻電子線路、單片機原理及應用、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通信原理等。
2024級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培養方案課程安排表
一、專業教育必修課
課程模塊 |
課程代碼 |
課程名稱 |
學分 |
總學時 |
理論學時 |
實驗學時 |
實踐學時 |
上機學時 |
開課學期 |
|
專業教育必修課 |
學科基礎課 |
100616M016 |
高等數學A(Ⅰ) |
6 |
96 |
96 |
1 |
|||
100916M001 |
線性代數(全英文) |
3 |
48 |
48 |
1 |
|||||
100616M004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
3.5 |
56 |
56 |
2 |
|||||
100616M017 |
高等數學A(Ⅱ) |
6 |
96 |
96 |
2 |
|||||
100627M011 |
大學物理C(Ⅰ) |
3 |
48 |
48 |
2 |
|||||
100616T050 |
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 |
3 |
48 |
48 |
3 |
|||||
100627M012 |
大學物理C(Ⅱ) |
3 |
48 |
48 |
3 |
|||||
要求學分: 27.5 |
||||||||||
專業基礎課 |
100800T001 |
電子信息與計算機導論 |
2 |
32 |
32 |
1 |
||||
102014T044 |
高級語言程序設計(Ⅰ)(全英文) |
2 |
32 |
32 |
1 |
|||||
100800T002 |
Python數據分析(全英文) |
2 |
32 |
32 |
2 |
|||||
102013D006 |
電路分析 |
3.5 |
56 |
46 |
6 |
4 |
2 |
|||
100408T005 |
機械制圖 |
2.5 |
40 |
40 |
3 |
|||||
100513T002 |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 |
3.5 |
56 |
56 |
3 |
|||||
102012T002 |
數字電子技術 |
2 |
32 |
32 |
4 |
|||||
102013C001 |
信號與系統 |
4 |
64 |
58 |
6 |
4 |
||||
要求學分: 21.5 |
||||||||||
專業核心課 |
100627T006 |
電磁場理論 |
3 |
48 |
48 |
3 |
||||
100513D014 |
微機原理及應用 |
3.5 |
56 |
32 |
24 |
4 |
||||
102013E002 |
傳感器原理 |
3 |
48 |
36 |
12 |
4 |
||||
102013C002 |
EDA技術 |
2 |
32 |
16 |
16 |
5 |
||||
102014T016 |
自動控制原理(Ⅰ) |
3 |
48 |
48 |
5 |
|||||
102014T017 |
信號分析與處理 |
3 |
48 |
48 |
5 |
|||||
102013E001 |
高頻電子線路 |
3 |
48 |
36 |
12 |
6 |
||||
102014D006 |
通信原理 |
3 |
48 |
38 |
10 |
6 |
||||
要求學分: 23.5 |
||||||||||
要求學分: 72.5, 要求完成子模塊數: 3 |
二、專業教育選修課
課程模塊 |
課程代碼 |
課程名稱 |
學分 |
總學時 |
理論學時 |
實驗學時 |
實踐學時 |
上機學時 |
開課學期 |
||
專業教育選修課 |
學術素養 |
必修課程 |
102014T005 |
信息學科核心價值觀導論 |
1 |
16 |
16 |
2 |
|||
要求學分: 1 |
|||||||||||
選修 |
100513T007 |
工程倫理 |
1 |
16 |
16 |
2 |
|||||
100513T008 |
信息檢索 |
1 |
16 |
16 |
2 |
||||||
100513T009 |
批判性思維與學術寫作(全英文) |
2 |
32 |
32 |
6 |
||||||
要求學分: 3 |
|||||||||||
要求學分: 4, 要求完成子模塊數: 2 |
|||||||||||
數學與計算機基礎 |
100514C056 |
高級語言程序設計(Ⅱ) |
3 |
48 |
32 |
16 |
2 |
||||
100514C003 |
數據結構 |
4 |
64 |
44 |
20 |
3 |
|||||
100515T018 |
矢量分析與場論 |
2 |
32 |
32 |
3 |
||||||
100514C021 |
Java語言程序設計 |
3 |
48 |
32 |
16 |
4 |
|||||
100515T063 |
數理方程 |
3 |
48 |
48 |
4 |
||||||
100616T051 |
數學建模 |
2 |
32 |
16 |
16 |
4 |
|||||
102013T009 |
智能計算系統 |
2 |
32 |
32 |
4 |
||||||
102137T004 |
最優化原理與方法 |
2 |
32 |
32 |
5 |
||||||
100514T003 |
人工智能導論 |
2 |
32 |
32 |
6 |
||||||
100512C003 |
計算機網絡與通信 |
3 |
48 |
40 |
8 |
7 |
|||||
要求學分: 2 |
|||||||||||
信息類 |
102013T005 |
微波工程 |
2 |
32 |
32 |
5 |
|||||
100512C001 |
自動控制原理(Ⅱ) |
3 |
48 |
42 |
6 |
6 |
|||||
100616T062 |
數字圖像處理 |
2 |
32 |
32 |
7 |
||||||
102013T004 |
信息論基礎 |
2 |
32 |
32 |
7 |
||||||
要求學分: 2 |
|||||||||||
電子系統設計類 |
100513E002 |
測控電路 |
3 |
48 |
40 |
8 |
6 |
||||
102014D007 |
嵌入式系統 |
3 |
48 |
24 |
24 |
6 |
|||||
102013E003 |
DSP芯片原理及應用 |
2 |
32 |
14 |
18 |
7 |
|||||
要求學分: 2 |
|||||||||||
要求學分: 10, 要求完成子模塊數: 4 |
三、集中性實踐教學環節
課程模塊 |
課程代碼 |
課程名稱 |
學分 |
總學時 |
理論學時 |
實驗學時 |
實踐學時 |
上機學時 |
開課學期 |
|
集中性實踐教學環節 |
專業實踐(必修) |
101500X006 |
金工實習D |
1 |
40 |
5 |
2 |
|||
100526P006 |
單片機課程設計 |
2 |
32 |
2周 |
2S |
|||||
102013L002 |
電子技術實驗(A) |
0.5 |
8 |
8 |
3 |
|||||
100526P008 |
生產實習 |
2 |
32 |
2周 |
3S |
|||||
102013P001 |
信號處理程序設計 |
2 |
32 |
2周 |
3S |
|||||
100513P001 |
電子技術課程設計 |
2 |
32 |
2周 |
4 |
|||||
102013L003 |
電子技術實驗(B) |
1 |
16 |
16 |
4 |
|||||
100526P003 |
EDA課程設計 |
2 |
32 |
2周 |
5 |
|||||
102014P008 |
畢業設計 |
15 |
256 |
16周 |
8 |
|||||
要求學分: 27.5 |
||||||||||
專業實踐(選修) |
102012P004 |
科研訓練實踐(Ⅰ) |
1 |
16 |
1周 |
1-8 |
||||
102012P005 |
科研訓練實踐(Ⅱ) |
1 |
16 |
1周 |
1-8 |
|||||
102014P002 |
學科專業大賽(Ⅰ) |
1 |
16 |
1周 |
1-8 |
|||||
102014P003 |
學科專業大賽(Ⅱ) |
1 |
16 |
1周 |
1-8 |
|||||
102014P004 |
學術拓展實踐(Ⅰ) |
1 |
16 |
1周 |
1-8 |
|||||
102014P005 |
學術拓展實踐(Ⅱ) |
1 |
16 |
1周 |
1-8 |
|||||
100513P005 |
計算機程序課程設計 |
2 |
32 |
2周 |
1S |
|||||
100408P005 |
計算機輔助繪圖 |
1 |
20 |
20 |
3 |
|||||
100512E008 |
電氣控制與PLC |
2 |
32 |
20 |
12 |
5 |
||||
100515C005 |
Matlab語言 |
2 |
32 |
20 |
12 |
5-7 |
||||
102012L003 |
可編程控制器原理及應用A |
2 |
32 |
12 |
20 |
6 |
||||
102012C003 |
安全儀表與自動控制系統工程設計 |
3 |
48 |
16 |
32 |
7 |
||||
要求學分: 5 |
||||||||||
要求學分: 32.5, 要求完成子模塊數: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