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大學信息學科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光輝傳統的學科,最早可以追溯到北京石油學院建校時期設立的“儀表自動化教學組”和“電工教研室”,是全國高校中最早設立自動化專業的高校之一。伴隨著中石大70年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無論在華東石油學院、石油大學和中國石油大學時期,信息學科始終以培養造就可堪大用、能擔重任棟梁之才為己任,以服務石油石化行業信息化建設和國家重大需求為導向,一直在探索中前進、實踐中發展,不斷開拓進取,奮勇爭先。
為適應新時期學科發展的需要,2018年11月,在年初獲批“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的基礎上,學校整合優勢資源、優化學科布局,將原地球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的自動化系、計算機系、測控系、軟件工程系和實驗教學中心新組建成立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18年12月12日,按照"高起點,高層次,新體制,新機制,小實體,大平臺"的建設思路,學校成立人工智能學院。自此,信息學科的發展昂首闊步邁向新征程。
2023年10月,為了促進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和人工智能學院更好的實現資源共享、協同發展,經學校研究決定,學校將兩個學院機構設置調整為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人工智能學院,設立一套學院領導班子。2024年6月28日,學校正式發文《關于調整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人工智能學院的通知》,原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人工智能學院更名為:人工智能學院。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人工智能學院下設自動化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電子信息工程系、智能科學與技術系、公共教學中心和實驗中心六個系級教學單位和“石油數據挖掘”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學院現有“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先進科學與工程計算”、“油氣人工智能”2個自主設置交叉學科博士點,有控制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專碩)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有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4個本科專業。其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自動化專業為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人工智能專業為北京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102人,其中專任教師80人,副高以上職稱教師占比60%。多名教師入選歐盟瑪麗居里學者、中科院“百人計劃”、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等人才項目。涌現出一批榮獲北京市教學名師、北京市高校優秀德育工作者、北京市教育系統教書育人先鋒等榮譽的立德樹人典范。
學院現有在校生1900余人,其中本科生1200余人,碩博士研究生600余人。學院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著力完善“德育鑄魂、智育賦能、體育固本、美育浸潤、勞育立身”的五育并舉培養方案,學院學生在國慶群眾游行、建黨百年文藝演出、北京冬(殘)奧會志愿服務等活動服務保障工作中表現突出,多名學生榮獲代表中石大學生最高榮譽的“王濤英才獎”“中國石油大學校長獎”“十佳大學生”等稱號。
學院把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面向國際學術前沿作為最高追求,聚焦油氣生產領域的自動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技術與理論研究,積極申報和承擔各類科研項目。近5年來,學院承擔各類縱向科研課題30余項,橫向課題100余項,總科研經費到賬超1億元。
在昌平辦學以來,中石大信息學科共培養了6000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為我國能源領域信息技術人才培養做出了重要貢獻。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中石大人工智能學院也將以探索創新人才自主培養模式、推動學科交叉與前沿創新、打造高水平的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基地為己任,凝心聚力,勇毅前行,為學校建設能源領域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貢獻力量。(數據截止202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