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題目:三維地震數據頻域無監督隨機噪聲壓制方法
錄用期刊/會議: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中文期刊)
原文DOI: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23.06.003
作者列表:
1) 薛亞茹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人工智能學院 電子系教師
2) 蘇軍利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人工智能學院 研21
3) 馮璐瑜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人工智能學院 博20
4) 張 程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人工智能學院 研21
5) 梁 琪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人工智能學院 研21
摘要:
提高數據信噪比是地震資料處理中的關鍵環節。目前基于深度學習的降噪方法已取得較好效果。但該類方法以數據局部相似性為前提,采用時空域數據分窗進行處理,運算效率往往較低??紤]到地質結構的連續性,炮間數據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利用其同頻率分量的低秩特點,設計了一種三維數據頻域降秩的深度學習去噪方法。首先闡明三維數據的頻域低秩原理,采用奇異值分解理論指導建立自編碼神經網絡;考慮頻域隨機噪聲的分布特點,采用K-L(Kullback-Leibler)散度約束損失函數,改善了去噪效果。通過對合成記錄和實際資料處理,并與多通道奇異譜分析(Multichannel 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MSSA)及K-SVD(K-奇異值分解)方法對比,驗證了該方法在去噪效果和計算效率等方面的優勢。
算法設計:
地震勘探通過多炮激發實現地下構造反射成像。為提高成像精度,震源在探區多次激發,構成了炮點坐標、檢波點坐標
及時間
的五維地震數據,可表示為
。為方便解釋,以一條測線的炮集為例進行分析,但同樣適用其他三維數據體。假設地層是水平層狀介質,第
炮數據可表示為
,則第
炮記錄可表示為
(1)
式中:△xs為炮間距;為射線參數。變換到頻率域,有:
(2)
由上式可知,相鄰炮記錄之間的頻譜僅有線性相位差。對某個頻率而言,各炮數據構成低秩矩陣,可以表示為:
(3)
其中,的奇異值分解可表示為
(4)
根據上述分析,頻率切片會呈現一定的低秩特征(或稀疏性),對任一炮的某一頻率分量可以表示為特征向量的稀疏表示,即
(5)
式中:表示第
炮頻率分量;
為稀疏表征參數。通過適當的降秩,可以達到壓制噪聲的目的。
對于自編碼網絡,輸入數據為X,編碼器函數可表示為:
(6)
該過程期望獲得數據的稀疏編碼。與式(5)相比,實質就是尋找稀疏編碼系數
;編碼器各神經元的權重系數
近似為式(5)中的特征向量矩陣
的轉置,但沒有
各特征向量的正交性限制。自編碼網絡可以通過神經網絡的訓練過程優化各特征向量,打破正交約束,大大提高數據特征的稀疏性。
解碼器函數可以表示為:
(7)
該過程即為式(6)的逆過程,利用編碼器的稀疏系數重構數據。在整個過程中由于壓縮作用,會將不相干的噪聲壓制,而只保留相干性較強的有效信號。
通過上述分析可見,自編碼網絡工作原理與奇異值分解相似,這為自編碼網絡提供了工作機理,克服了神經網絡的黑箱特性。圖1解釋了自編碼網絡與奇異值分解在結構和原理上的對應關系。
圖1 自編碼網絡與奇異值分解原理映射圖
基于上述自編碼網絡去噪原理,設計了無監督網絡模型,如圖2所示,利用SVD分解后特征值能量占比為90%時對應的階數,作為中間層維度的參考。此策略保證自編碼網絡的稀疏度低于SVD方法,能學習到更稀疏的數據特征。
圖2 無監督去噪模型框架
根據Bayes反演理論,最小化均方誤差函數是以零均值高斯白噪聲為假設條件。但是由于本文方法是在頻率域完成,白噪聲的存在導致頻率切片的均值偏移,因此對去噪結果進行均值約束,有利于數據歸位于其真值。本文采用KL散度進行約束,損失函數優化為:
(8)
式中:,表示對去噪后數據
取均值;
為參考均值,理論上應該等于干凈信號的均值。
實驗分析:
圖3a是原始含噪道集,噪聲導致同相軸的清晰度降低;圖3b為K-SVD方法去噪結果及殘差道集,可以看出,噪聲去除并不徹底,尤其是遠炮檢距仍然可以看到大量噪聲存在;圖3c為MSSA方法去噪結果及殘差剖面,噪聲得到了有效壓制,但是同相軸的連續性并未得到恢復,并且殘差道集中有明顯的有效信號痕跡;圖3d是本文方法去噪結果及殘差剖面,噪聲壓制比較徹底、同相軸更清晰,殘差道集中有效信號不明顯。圖4展示了K-SVD、MSSA和本文方法去噪結果與去除的噪聲之間的相似性,可見:K-SVD方法處理后在2.4~3.2 s大炮檢距處,殘差信號與去噪結果存在較高的相似性,說明去噪結果中仍然保留了部分噪聲,壓制不徹底;經過MSSA方法去噪后的數據在1.8~3.4 s除了大炮檢距處噪聲殘留,對有效信號損傷也較大,這在圖3c的殘差道集上也很明顯;而本文方法去除的噪聲與保留的信號相干性較小,說明在去噪時沒有損傷有效信號,具有較高的保真度。
圖3 三種方法實際地震數據二去噪對比
(a)原始道集;(b)K-SVD法去噪結果(上)及其殘差(下);(c)MSSA法去噪結果(上)及其殘差(下);(d)本文方法去噪結果(上)及其殘差(下)
圖4 三種方法去噪結果與殘差的局部相似性對比
(a)K-SVD法;(b)MSSA法;(c)本文方法
作者簡介:
薛亞茹,副教授,博士,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人工智能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UIUC大學訪問學者。主要從事地震信號處理、反演、人工智能等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