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賽簡介
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是由教育部計算機相關教指委于 2008 年創辦的,是我國最早的面向高校本科生的賽事之一,至今已成功舉辦 17 屆。大賽以“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創”為目的,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2025 年的大賽由北京語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多所高校以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的教師組成的組織委員會主辦,參賽對象為全國高校 2025 年在籍的本科生(含粵港澳大灣區學生,以及來華留學生)。
二、競賽類別
2025 年大賽分設 11 個大類,涵蓋了計算機應用的多個領域,總有一款適合你:
1. 軟件應用與開發:包括 Web 應用與開發、管理信息系統、移動應用開發(非游戲類)等小類,你可以發揮編程能力,開發出實用的軟件作品。
2. 微課與 AI 輔助教學:結合人工智能技術,制作微課、教學課件等,助力教育創新。
3. 物聯網應用:設計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各類應用,如城市管理、醫藥衛生、運動健身等,讓科技改變生活。
4. 大數據應用:利用大數據思維和相關技術,解決實際問題,展現數據的力量。
5. 人工智能應用:探索人工智能在不同領域的應用,如智能城市、智能家居、智能醫療等,感受 AI 的魅力。
6. 信息可視化設計:以“中華自然科學及其它優秀文化瑰寶(限 1911 年前)”為主題,通過信息圖形、動態影像等方式,呈現數據之美。
7. 數媒靜態設計:涵蓋平面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等,以“中國古代物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之五”為主題,用設計傳承文化。
8. 數媒動漫與短片:創作微電影、數字短片、動畫等作品,講述精彩故事,展現創意與才華。
9. 數媒游戲與交互設計:開發游戲、交互媒體、虛擬現實等作品,帶來沉浸式體驗。
10. 計算機音樂創作:創作原創音樂、歌曲、視頻音樂等,用音樂表達情感。
11. 國際生“漢學”:國際生可以圍繞“漢學”主題,創作各類作品,傳播中國文化。
每個參賽類別的具體規定與國賽保持一致,詳見大賽官網
(http://jsjds.blcu.edu.cn/)。簡要提示見附件。
三、參賽收獲
1. 提升能力:參賽過程中,你需要學習相關知識、掌握新技術、解決實際問題,這將極大地提升你的計算機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2. 團隊協作:每個參賽隊由 2~5 名本科生組成,你需要與隊友密切合作,分工明確,這有助于培養你的團隊協作精神和溝通能力。
3.榮譽與獎勵:國賽設有一等獎(不多于有效參賽作品數的 5%)、二等獎(不少于有效參賽作品數的 25%)、三等獎(有效參賽作品數的 70%),獲得獎項不僅是對你能力的認可,還能為你的簡歷增添亮點。
4. 交流與學習:大賽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選手和指導教師,你可以與他們交流經驗、分享心得,拓寬視野,了解行業前沿動態。
5. 就業與創業機會:參賽作品貼近實際,有些直接由企業命題,優秀作品有機會被企業采用或進行商業轉化,為你的就業和創業之路打開一扇大門。
四、參賽流程
1.組隊與選題:與志同道合的同學組成團隊,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專業背景,選擇合適的參賽類別和主題。
2. 作品創作: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團隊的創造力和實踐能力,完成作品創作。
3. 校級賽與省級賽:先參加校級賽,校級賽選拔出優秀作品推薦參加省級賽,省級賽再選拔出優秀作品推薦參加國賽。
4. 國賽決賽:入圍國賽的作品將在 7 月~8 月進行決賽,屆時將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選手同臺競技,展示風采。
5. 評審與公示:國賽評審結果將在 9~10 月公示與發布,屆時將公布獲獎名單。
五、時間安排
1校級賽與省級賽:3 月~5 月(自行組織,上推國賽作品數據于 5 月 30 日截止) :
(1)2025 年 4 月 30 日前完成報名并交納報名費和評審費(4月20日前在平 臺完成作品提交);
(2) 5 月 13 日,發布作品初評結果,以及入選北京市級賽決賽的作品名單;
(3) 5 月 18 日,北京市級賽決賽(評比出一、二等獎及部分三等獎作品);
(4) 5 月 26 日公布入選全國總決賽名單,推薦比例以及各院校作品類別及其數 量按國賽決賽規定執行;
(5) 5 月 30 日前,北京市級賽上推國賽作品完成國賽平臺報名、資料填報及作 品提交核查工作。
2.國賽決賽與頒獎時間:7 月~8 月。
3.國賽評審結果公示與發布時間:9~10 月。
六、報名方式
根據參賽指南進行報名,4月20日前提交作品。
參賽者請加入qq交流群:1033801269
聯系人:賈慶超,聯系電話:89735339
附件:2025版使用說明-參賽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