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2021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公布,信息學院自動化系副教授高小永申報的“考慮過程耦合與操作動態的煉油化工生產調度多目標優化”獲批面上項目,計算機系預聘助理教授王玉坤申報的“量子糾纏態及相關測量操作的自檢測研究”獲批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這也是學院連續三年有教師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高小永,博士,副教授,校青年拔尖人才,自動化系主任,中國自動化學會過程控制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化工學會信息技術應用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計算與應用化學》及《Petroleum Science》青年編委。近四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子課題及校企合作項目10余項,主要研究方向為機理與數據驅動的故障診斷、復雜工業過程控制與優化及復雜工業過程計劃與調度優化,發表第一/通訊作者SCI/EI論文40余篇,獲省部級一等獎1項及國內外會議優秀論文獎3項。
項目簡介:“考慮過程耦合與操作動態的煉油化工生產調度多目標優化”項目面向石油石化智能制造核心關鍵問題,以調度操作平穩性與經濟性多目標協同優化為目標導向,綜合運用機理知識、專家經驗以及數據驅動技術,探索不同操作方案與以全流程過程動態時間為平穩性表征之間的關聯性,揭示調度操作平穩性與經濟性協同的機制與規律,實現煉油化工過程調度操作兼顧平穩性與經濟性的協同優化方法。該項目的開展將形成調度操作平穩性表征方法,建立兼顧平穩性與經濟性多目標協同決策機制,為煉油化工過程調度優化技術的應用開展提供理論指導,有利于推動我國煉油化工過程調度領域的技術革新,促進煉油化工工業智能化發展。
王玉坤,博士,預聘助理教授。2017年于北京郵電大學網絡交換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網絡安全中心獲得密碼學博士學位,2015-2016年國家公派赴新加坡國立大學量子信息技術中心聯合培養,2017-2020年在新加坡國立大學電子與計算機系從事博士后研究員的工作。目前的研究方向為量子密碼及量子信息基本理論,主要包括:量子密碼協議設計及安全性證明,設備不可信量子信息處理:量子隨機數,量子系統自驗證,及Steering理論和網絡中的非局域性等。在國內外著名期刊和會議發表SCI檢索的學術論文15篇以上,以一作和通信作者發表頂級期刊5篇,擔任多個國際頂級期刊審稿人。
項目簡介:“量子糾纏態及相關測量操作的自檢測研究”項目面對量子信息安全國家需求,針對糾纏態及測量系統自檢測方案的設計、自檢測方案的復雜性分析和自檢測系統的應用進行研究,試圖解決自檢測量子系統領域當前研究中在測量操作自檢測方面存在的不足及自檢測問題,為設備無關量子信息的應用提供理論依據。
99亚洲综合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