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阻擋了2020屆畢業生返校的腳步,為做好2020屆畢業生行李打包運送工作,確保學生離校工作安全、平穩、有序進行,根據學校的總體部署,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迅速行動、全員參與,克服了人員緊張、本科生比例大等困難,僅用5天時間基本結束行李打包托運工作。
在這5天中,師生間有著數不清的關懷、溫情甚與感動。讓我們一起回顧信息畢業“寄”的八大難忘瞬間吧!
一、連線瞬間
二、籌備瞬間
6月28日,學院黨委響應學校相關會議精神,對打包郵寄工作進行統籌部署與精準安排。
根據每名同學的個性化需求,學院提前對全部宿舍進行“大清掃”,歷時兩天,將證件、電子設備、手伴、化妝品等全部郵寄并保價,減少打包和郵寄過程中貴重和易碎物品的丟失與損壞的同時,保證畢業生獲得最體貼的畢業郵寄服務。
在郵寄畢業證與學位證之前,為防止郵寄過程中丟失,學院全部拍照存檔。
存檔后,將雙證+貴重文件裝入定制版文件袋中,連同 學院定制版畢業生紀念卡片一同郵寄。
集體打包開始前,輔導員提前準備好名貼、紙箱、記號筆、剪刀、膠帶、推車、手機支架、定制貼紙等必備物資,并聯系學生建群,對接快遞公司,確保打包工作順利進行。
三、團結瞬間
除身處中高風險地區的老師不能返校外,學院其余58名教師全體參加打包郵寄工作,負責全院325名畢業生的行李物品打包工作,人均對接5名畢業生;累計打包1345件行李,人均打包21件。院領導們編入各打包小組,深入打包一線;系主任統籌安排各系分工,教授帶頭集中力量,加班加點爭趕進度。學院教師全員參與,廣泛動員,團結一心,力排萬難,共克時艱。
你,以及你的導師,以及你導師的導師,師生三代組成超豪華陣容來為畢業生打包行李,請問這是什么樣的體驗?也許這就是信息學院的傳承精神吧!
王智廣、劉偉峰、趙健崎師生三代配合打包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毙畔W院教師群體中,有這么兩對兒CP,夫妻齊上陣,同力又同心。相信他們打包過的畢業生們,也能受到幸福光波的輻射,邂逅甜甜美美的愛情。
四、黨建引領瞬間
信息學院學生多,教師少。這種情況怎么辦?校機關黨支部來強力支援!黨委宣傳部、學工部(處)、財務處、保衛處共計4個教工黨支部前來應援,細致耐心地為畢業生整理行李并打包郵寄。
黨委宣傳部黨支部
學工心理黨支部
財務處黨支部
保衛處黨支部
五、奉獻瞬間
教師如園丁,教師似蠟燭。教師的辛苦在于勤勞地付出,教師的幸福也來源于無私的奉獻。今天說到奉獻,我有三個故事要講。
其一,正在爬梯上床的老師是計算機系副教授朱丹丹,她是教師,同時也是一位母親。朱老師的小寶寶尚在哺乳期,因此她在打包行李的同時,還要每隔3小時回家哺乳一次。
其二,自動化系許鋒老師腰傷未愈,卻堅持來到現場,與王書斌老師配合,拄著拐杖在1天之內打包了9名同學的行李。
其三,老師們本著負責任的態度,從打包到郵寄堅持走完完整流程,等到最后一名同學的包裹下單稱重寄走,往往已經是晚上9點多了。部分老師住在市里,來回通勤時間就長達3個多小時。
六、情懷瞬間
七、萬能瞬間
當然到哪兒都少不了我們可愛的輔導員們。輔導員主要負責聯絡學生,間歇性負責打包郵寄,全程負責行李搬運工作。6天下來,身體強壯了不少,專業技能也是突飛猛進。比如……
拆解電腦
神仙輔導員,耗時4小時,終于拆解了這個大家伙,計算機專業你懂的
手撕膠帶
黑天手撕膠帶
拉兩輪的小推車
騎電動三輪車
騎腿動三輪車
騎壞了的腿動三輪車
開4輪小汽車
甚至沒有車
徒手搬行李
左邊右邊搖搖頭
八、感恩瞬間
九、教師打包現場回顧
99亚洲综合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