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學院在主樓B1421會議室召開第一批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答辯評審會,共有來自學院大一至大三本科生申報的38個課題參與評審。
由院學術分委員會專家組成的評審小組對各項目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預期成果、創新性和申請書的完整性等8個方面進行評審打分。經過認真評選,最終有18個課題進入到科研訓練計劃實施階段。
信息學院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面向學院大一至大三的本科生個體,每年組織一期,由學院組織教師提交課題需求,學生自主選擇,教師和學生共同申請,課題通過評審后,學生利用寒暑假和業余時間參與到老師的科研項目中,旨在調動本科生自主學習、主動研究的興趣和教師指導本科生研究的積極性。
信息學院首批本科生科研訓練計劃項目評審結果
序號 |
申報課題 |
申報人 |
專業 |
指導教師 |
1 |
哈希操作的并行 |
祝留宇 |
計算機 |
劉偉峰 |
2 |
圖處理算法的功耗優化研究 |
許秋晗 |
計算機 |
劉偉峰 |
3 |
面向稀疏矩陣性能調優的機器學習方法研究 |
楊德闖 |
計算機 |
劉偉峰 |
4 |
面向多GPU平臺的圖處理算法研究 |
蔣佳祺 |
計算機 |
劉偉峰 |
5 |
面向異構處理器的稀疏三角解適應性算法 |
王赫萌 |
計算機 |
劉偉峰 |
6 |
稀疏矩陣三角解的分塊算法優化研究 |
蘆正陽 |
計算機 |
劉偉峰 |
7 |
GIS服務系統的性能分析與建模 |
馬博聞 |
計算機 |
黃霽崴 |
8 |
面向農產品質量追溯的流程建模方法和技術 |
楊翕然 |
計算機 |
黃霽崴 |
9 |
面向多種矩陣存儲的稀疏線性代數子程序的算法實現 |
許思睿 |
計算機 |
范江波 |
10 |
MKL Inspector-executor 執行模式的稀疏矩陣算法和接口的實現研究 |
高宇翔 |
計算機 |
范江波 |
11 |
多核平臺上的稀疏矩陣庫算法性能測試和分析 |
連浩丞 |
計算機 |
范江波 |
12 |
基于機器學習的演化計算方法研究 |
李嘉誠 |
計算機 |
魯強 |
13 |
基于動態PCA的系統結構辨識方法 |
周建橋 |
自動化 |
羅雄麟 |
14 |
無監督、小樣本數據學習 |
方洲 |
自動化 |
劉建偉 |
15 |
對抗樣本在人臉面部識別系統中的應用 |
朱家樂 |
自動化 |
劉建偉 |
16 |
嵌入式系統的底層驅動程序開發——以SPI和USART為例 |
蔣昆 |
自動化 |
岳元龍 |
17 |
基于觀測數據的地下水系統建模方法研究 |
白一凡 |
自動化 |
陳沖 |
18 |
深度學習稀疏表征數據處理 |
熊起 |
測控 |
薛亞茹 |
99亚洲综合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