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號召,貫徹“教育興國、文化育人”的思想,加強與學校定點幫扶縣-云南省楚雄州南華縣的聯系,信息學院“點亮‘螢’光,‘信’火相傳”社會實踐團隊圍繞“成就小我、和諧小家、助力國家”的目標,開展了“文化鑄夢,鄉村振興”系列活動。
6月12日,“成就小我,點亮‘螢’光”線上課堂正式開課,團隊成員堅信“走出大山的第一步,是視野和思想上的解縛,帶領孩子們學習書本外的科學知識,學習傳統文化,游覽大山外的祖國風光,從思想上埋下夢想的種子”。
為了給小朋友們呈現最好的課堂效果,短短20分鐘內容,團隊成員從醞釀選題、敲定內容,到撰寫介紹、篩選素材,再到修改海報,耐心做好每一個步驟,在5天內先后試講4次,終于給思源小學的同學們帶來了兩節別開生面的自然科學課程和人文科學課程。
本次主講老師分別是信息學院計算機21級本科生林文清和柳帥。
林文清以風趣幽默的授課方式,被同學們親切的稱為小林老師。小林老師選取帆船形象的來福士大樓、長江嘉陵江交匯處的朝天門碼頭、以巴渝傳統建筑吊腳樓為主體的洪崖洞等特色景點,并以視頻的形式,介紹了“長江上的空中走廊”——長江索道,穿梭在城市中的軌道交通,盤旋折疊的立交橋等等獨特出行方式,給小朋友們展示了大山之外的城市風光。
夏天為什么車胎容易爆炸?水泥小路為何被切割成一塊一塊的?帶吸管的墨水瓶放入熱水中為什么會出現漂亮的小噴泉?柳帥通過身邊的小例子,帶領小朋友們發現生活中的冷與熱。由此引發小朋友們對熱脹冷縮現象的思考。同時通過現場展示捏扁的乒乓球放入熱水中恢復原狀的實驗,讓小朋友再次感受到熱脹冷縮的現象。
云課堂通過帶領小朋友們云上游覽各地名勝古跡和特色景觀,發現生活中的美好,開闊視野,從思想上走出大山;從小朋友身邊的現象入手,探索課本外神秘的自然科學,提升思考格局,從認知上走出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