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發揮國家獎學金的激勵作用,進一步促進和鞏固我院研究生的優良學風,提高培養質量,根據《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管理暫行辦法》(財教[2012]342號)、《普通高等學校研究生國家獎學金評審辦法》(財教[2014]1號)、《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研究生獎學金管理與實施辦法(修訂)》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研究生學籍管理辦法(修訂)》等文件要求,結合本學院學生實際特點,特制訂本辦法。
一、評選機構
(一)學院成立研究生國家獎學金評審委員會,負責學院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的組織評審工作。由院長擔任組長,黨委書記、主管研究生工作副院長、負責學生工作副書記為副組長,組員由學科負責人、研究生導師代表、研究生教學秘書、研究生輔導員和研究生代表組成。
(二)評審委員會成員在履行評審工作職責時應遵循平等原則、回避原則、公正原則及保密原則。
二、參評條件
(一)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每年評審1次,研究生在基本學制年限內原則上參評國家獎學金一次。全日制學術型碩士學位研究生和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均可參評,分類評選。
(二)本次評選原則上面向標準學制內碩士畢業班和博士三年級研究生(包括出國聯合培養學生,不包括延期、委培學生以及助管及輔導員),且正常參加本年度綜合測評。
(三)碩博連讀生在注冊為博士生之前,按照碩士生身份參與評定,注冊為博士生后,按照博士生身份參與評定?!爸辈┥卑凑詹┦可矸輩⑴c評定。
(四)研究生在同一學年只能獲得一項優秀研究生獎學金,獲得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的學生,不能參評其它優秀研究生獎學金。
(五)凡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得申請當年研究生國家獎學金:
1.違反校紀校規,受到警告(含)以上處分且未被解除;
2.有學術不端行為;
3.所學課程有不及格科目;
4.學籍狀態處于休學或保留學籍;
5.超出學校規定基本學制年限;
6.研究生中期考核未通過;
7.因公派出國(境)攻讀學位或自費留學的研究生,出國前應辦理退學手續,不再享受研究生國家獎學金評選資格。
三、名額分配
(一)學院依據學校下發的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的名額及比例,按研究生類別以及專業分配指標。分配指標不足1個的專業,分學歷合并分配指標。
(二)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獎勵標準為每生每年3萬元,碩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獎勵標準為每生每年2萬元。
四、評審方式及程序
(一)專業分配指標為1個及以上的,專業內進行評選。分配指標不足1個的專業,分學歷進行統一評選。
(二)除符合《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研究生國家獎學金評審辦法》等文件所述的申請條件外,申請人前兩年專業綜合測評排名賦分和科研成果得分的總分值排名需在專業分配名額(分配名額不足1個的按1個算)的120%之內。名額計算時小數點進1位取整。
(三)研究生國家獎學金評審采取“自主申報—資格審核—委員會評選—公示確定”的方式產生。所有符合條件的研究生均可申請,申請人須如實填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申請審批表》和科研成果證明材料復印件。
(四)評審委員會接到申請后對申請人材料進行審查,審查無誤后組織現場答辯。申請人進行3分鐘PPT現場答辯,評審委員會現場打分。通過綜合測評成績、科研能力及評委打分三部分綜合計算,最終確定獎學金候選學生名單。
總成績=前兩年綜合測評排名成績賦分+科研成果得分+評委打分??偡?00分。各部分得分方式如下:
前兩年綜合測評排名成績賦分:滿分50,申請學生按照前兩年綜測排名進行賦分,具體分值如下表所示:
名次 |
1 |
2 |
3 |
4 |
5 |
賦分 |
50 |
48 |
46 |
44 |
42 |
科研成果得分:滿分20分。含學術論文、授權專利和軟件著作權(計算范圍及分值見附件)。根據所獲分值進行歸一化處理。計算公式為:申請人得分=20/所有申請人所得最高分值í申請人所獲分值。
評委打分:滿分30,為所有參與打分的學院評審會委員會委員評分的平均分。
(五)獲獎候選學生名單將在院內公示5個工作日的公示,公示無異議后,學院報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復審。
(六)研究生在國獎評選過程中如有弄虛作假行為,一經查實,按相關規定嚴肅處理。
本細則是學校有關文件的補充,自發布之日起實施,由人工智能學院國家獎學金評審委員會負責解釋。
人工智能學院研究生國家獎學金評選科研成果分值計算辦法
人工智能學院研究生國家獎學金評選科研能力部分計算范圍及分值如下:
一、學術論文
學術論文是指申請人為第一作者或者導師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申請人為第二作者發表的論文,署名單位為學院且在當年度學院科研公眾號“研途信步”發布(人工智能專業學生2024年評選不做要求)。
學院將論文分為五個區,定義及篇數限制為:
一區論文:中科院一區(大類)期刊論文或CCF A、CAA A+類期刊/會議論文,每篇計200分,篇數不限。
二區論文:中科院二區(大類)期刊論文或CCF B、CAA A類期刊/會議論文,每篇計150分,篇數不限。
三區論文:中科院三區(大類)期刊論文或CCF C類、CAA B類期刊/會議論文或國內EI中文期刊論文,每篇計100分,限3篇。
四區論文:中科院四區(大類)期刊論文或北大/統計源中文核心期刊論文,每篇計50分,限2篇。
五區論文:EI/ISTP檢索的國際會議論文,每篇計30分,限2篇。
特別說明:
(1)中文CCF、CAA期刊論文,分值降一區計算。
(2)CCF、CAA 學術會議論文為主會正式發表的論文,不包含該會議伴隨會議的 Workshop、博士論壇等發表的學術論文。
(3)學術論文發表期刊未被列入中科院最新公布的《國際期刊預警名單》(含試行版)等。
(4)中科院分區使用最新的版本。對于SCI TOP論文,每篇額外再增加50分。ESI高被引/熱點論文,每篇獎勵100/200分。獲得期刊/會議最佳論文獎的,每篇額外獎勵論文成果1倍分值;獲得國家一級學會優秀論文獎的,每篇額外獎勵論文成果2倍分值;獲得中國科協優秀論文獎的,每篇額外獎勵論文成果3倍分值。
(5)同一個期刊的級別按照學科情況做最高級別處理,如計算機學科學生發表的某期刊論文為中科院大類三區,但屬于CCF A,則按照CCF A處理,但學生只能選擇一個學科進行期刊級別認定。
(6)發表在《石油勘探與開發》、AAPG Bulletin、SPE Journal、Ocean Engineering、AIChE Journal的期刊論文等同一區論文。
(5)學術論文以見刊時間為準,應在申請人當前所在學歷階段。校院本研一體化學生,認定時間自大四進入培養階段起;碩博連讀學生,認定時間自碩士入學起。
二、專利和軟件著作權
專利和軟件著作權僅限申請人一作,或導師一作、申請人二作。專利、軟著以授權或登記時間為準,應在申請人當前所在學歷階段。授權專利限4項,登記軟件著作權限2項。某一項授權專利或軟件著作權分值如下表所示:
知識產權類型 |
分值 |
國外發明專利 |
100 |
中國發明專利 |
70 |
中國國防專利 |
70 |
軟件著作權 |
10 |